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建阳区:农田“高标准” 稳粮“底气足”
简介“邱书记,下澄溪那边的高标准农田都种上了吧?护堤完工了吗?”“还有几亩田比较湿,等干一些就可以打田、种苗。护堤已经修建好了,后面再回填、改造,村里又可以增加七八亩...
“邱书记,下澄溪那边的高标准农田都种上了吧?护堤完工了吗?”
“还有几亩田比较湿,等干一些就可以打田、种苗。护堤已经修建好了,后面再回填、改造,村里又可以增加七八亩耕地。”
……
12日一早,建阳区回龙乡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干部林志斌就来到马岚村,对下澄溪自然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摸底核实,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邱丽萍对于项目进展了然于胸。
“这片改造的高标准农田有311亩,原来都是巴掌大的小丘田,高低不平,机械进不去,耕种不方便。改造后,可以连片种东西,全程机械化,现在这片田都流转出去了。”邱丽萍高兴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20年,回龙乡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将其放在马岚村。
漫步在田间地头,原本横七竖八的田间小路和错综复杂的小排水沟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平整硬化的田间道路和排水渠。
“以往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弱,种植户最怕大雨大旱等极端天气。”回龙乡副乡长晏宇翔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在原来农田整治的基础上,通过平整土地、改良田型、培肥地力,配套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田间道路等,将农田建成集中连片、能排能灌、宜机作业、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在稳定粮食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的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种植成本,盘活土地资源,为传统耕种方式向高效集约化种植模式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建阳区坚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2022年,全区复耕耕地6354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万亩,超额完成全年47.4万亩、20.9万吨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粮以田为基,农以田为本。晏宇翔表示,回龙乡现有耕地19335亩,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11161亩,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提升,对群众的实惠非常大。“新的一年,我们要铆足劲多产粮、产好粮。”(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曾庆芬 江苏闽)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深学廖俊波,“三争”作表率 | 南平市委办:出实招、创特色、走前头,深入开展“三争”行动
今年以来,南平市委办坚持把增创特色作为检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成效的重要标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挖掘了一批具有党办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着力在争优争先争效中走前头、作表率。深化“模范科室”活动,打造更多“惊喜点”在2022年“三提三效走前头、模范科室勇争先”活动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聚焦南平市委当前工作重点建阳:坚持保护优先 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建阳七贤雕像 高卡 摄东南网4月28日讯(通讯员 江苏闽 叶倩秋)建阳作为千年古县,历史光辉灿烂,文化底蕴深厚。以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法医学鼻祖宋慈为代表的建阳历史名人群体中,还2家商户因占道经营拒不整改受到行政处罚
建阳区城管局一直致力于作为承担建阳区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任务的单位,以服务建阳区发展大局为工作重心,坚持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创造高品质城市生活。近日,经营户梁某、叶某为南平市高考首日见闻: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航
7日上午,2023年高考大幕正式拉开,我市约有1.48万名考生参加高考,全市设10个考区、16个考点、555个考场、64个备用考场。考场内的学子为青春作答,考场外的人们为梦想护航。本报记者在多个考点现场直击,记录考场外温馨的一幕幕。家长们手顶西瓜,预祝考生们“顶呱呱”。(李福根 摄)家长为孩子精心准备的花束。 (张莎 摄)7日,在邵武市第一中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