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新春走基层|南平延平区南山镇:黑木耳成了致富“金耳朵”
简介1月29日7时许,延平区南山镇江边村村民魏正顺和妻子童明珠吃完早饭,收拾好碗筷后,就结伴到延平区鸿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上班”去了。连日来,合作社组织...
1月29日7时许,延平区南山镇江边村村民魏正顺和妻子童明珠吃完早饭,收拾好碗筷后,就结伴到延平区鸿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上班”去了。连日来,合作社组织村民抢收地里的黑木耳。
村民们在黑木耳种植基地忙碌着。
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列队,黑木耳长势喜人。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朱从军看来,这一朵朵黑木耳就是江边村增收的“金耳朵”。
村民采摘黑木耳。
“我们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是南山镇的偏远高山村。全村220户856人,有耕地924亩,大多是山垅田。”朱从军说,因为村子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大部分村民之前都从事矿山石料开采、加工和运输等相关产业。
然而,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矿山开采并不可持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宏观政策对矿山开采活动进行严格控制,逐步取缔关停。江边村也不例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年来,我们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朱从军说,在家的村民时常向村两委反映,希望能有新的增收渠道。“村两委干部多次商议并到建瓯、三明以及浙江等地考察,寻找适合江边村发展的新产业。”
此时,南平市“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朱从军将村里的情况反映给结对共建的南平市教育局,得到了大力支持,市教育局安排南平市农业学校和南平市职业中专学校与江边村对接,提供帮助。
有着3年下派经历,从南平市农业学校到南平市职业中专学校挂职,担任学校党总支副书记的雷惠强就成了村里的“常客”。他还利用自己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优势,经常带着两所学校的“技术达人”到村里“串门”,并在村里挂牌建立了南平市职业中专学校劳动实践基地。
“经过综合考虑,并结合大家的意见,我们最终决定将村里的撂荒地开出来,种植黑木耳。”朱从军说,江边村的空气、水质等自然条件都不错,适合种植黑木耳。
雷惠强(左)和朱从军(右)查看黑木耳长势。
说干就干。成立合作社、开垦撂荒地、购买菌棒、培训村民种植……去年底,第一批黑木耳丰收。
“这是我们第一次种黑木耳,田间管理和技术方面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产值估计有100万元左右。再种的话,产量和产值肯定会更高。”朱从军说,前几天,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还带着他们到建阳区晓富种业参观学习,“企业老板说,不论村里想种什么,他们都可以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在销售上也会提供帮助。”
“我们的黑木耳喝山泉水长大,没有农药化肥,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朱从军说,“黑木耳采摘和晾晒不需要什么过硬技术,只要有愿意来采摘的村民,我们都欢迎。”
晾晒黑木耳。
正在忙碌的童明珠笑着说:“去年12月开始,我们就在这里做事。离家近,方便照看家里,一个月下来,我们夫妻俩赚了七八千块钱。”
青山绿水间,一朵朵黑木耳正成为江边村民致富的“金耳朵”。
“我们村将继续念好‘山’字经,做活‘绿’文章,打好生态牌,努力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朱从军对未来满怀憧憬。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林升华: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建阳区潭城街道景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升华,扎根社区工作20年,从桥南社区计生管理员到景龙社区党委书记,服务的社区换了,工作的岗位在变,不变的是她工作兢兢业业,热情服务群众的初心。今年“五一”,林升华荣获建阳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乐声悠扬,动作舒展……在景龙社区的太极扇老年养生班课堂上,二十多位老人们着装统一,一招非遗文化进校园 建盏传承有少年
6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建盏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建阳区水吉中学举行。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许家有与他的徒弟们带来了各自经典的建盏作品展出,各位建盏名家与水吉中学的同学们一起看非遗、说非遗、学非遗。活动现场,建盏传承人许杰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向孩子们展示真正出自于我们家乡的建盏该有的样子,激发他们对于这项传统建阳区举行麻阳溪流域百村护河交水联合行动启动仪式
8月22日,建阳区举行麻阳溪流域百村护河交水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省委“三争”行动和市委“五增”目标任务,以及各级领导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南平市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黄旭晖,市水利局副局长、河长办专职副主任何宏;建阳区委书记、区级总河长谢启龙,副区长、麻阳溪流域河长郑林山,副区长、建阳要闻 | 建阳:《闽北两晋南北朝及宋代青瓷文物精品展》正式开展
大武夷新闻网讯 5月16日,为庆祝第47个“5·18国际博物馆日”,由建阳区文体旅局主办,建阳区博物馆和福建省梦笔闽越陶瓷博物馆承办的《闽北两晋南北朝及宋代青瓷文物精品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两晋南北朝时期至宋代青瓷文物精品百余件。自古以来,闽北就是福建与中原文化的交通走廊而著称,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