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工作交流》刊发南平市建阳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的工作成效
简介2023年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卫生健康工作交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工作专刊)(第2期)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三体一盟”机制拓展医防...
2023年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卫生健康工作交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工作专刊)(第2期)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三体一盟”机制拓展医防融合维度》为题专刊报道了南平市建阳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的工作成效。
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三体一盟”机制拓展医防融合维度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南平市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北部,辖区面积33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17个,其中,区级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3所,村卫生所、卫生服务站、门诊部等196所。全区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全面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工作,融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着力建设“三体一盟”,做强基层医疗机构,有效推动基层医防融合工作落实落地。
一、主要做法
建阳区将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了“三体一盟”,即“紧密型医共体、公共卫生联合体、卫生监督执法联合体、中医专科联盟”,进一步形成信息互通、相互促进的医防融合模式。
一、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创新医疗管理新模式
一是建立“一科带一院”帮扶机制。第一医院13个临床科室与13所基层分院在“党建、技术、服务、管理、文化、人才队伍”6个方面联创,每个科室给各分院预留10%左右的床位,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作为各基层分院业务院长定期到分院指导工作。2022年基层累计上转777名病人,专家团队下基层接诊门诊患者16631人次,住院治疗6847人次,急危抢救234人次,传帮带2448人次,教学查房289人次,业务培训和学术讲座30余场次。二是构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一方面,开展卒中中心建设,区医院与所有的乡镇和社区分院签订区域协同救治协议书,形成“乡镇(村)卒中救治单元+社区卒中救治单元+区医院卒中中心”联合救治模式,机械取栓术填补区医院技术空白。另一方面,开展胸痛中心建设,2020年9月获得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三是加强同质化管理。组建专家服务队,对13所基层医疗机构的院感控制、医保管理和病案质量管理进行精准帮扶.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和控制体系。四是建立慢病管理模式。组建77支344人“大健康团队”,团队以基层全科医生为主,二级医院专科医生为辅,公卫医生和社区护士为骨干,妇幼保健、中医保健、健康宣教等人员为补充,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推行“一病两方”,注重早期预防。针对偏远农村设置巡诊点,由团队按分区包干定期深入到村开展巡诊。
省专家在建阳区云诊室远程会诊中心为乡镇卫生院患者开展会诊
二、组建公共卫生联合体,筑牢医防融合基层网底
深化基层公共卫生改革,探索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技术服务规范、信息管理高效、经费使用合理、职能分工明确”五位一体公共卫生管理新格局,组建公共卫生联合体。一是创新管理,转型升级。公共卫生联合体下设公卫管理中心,以总医院为龙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业务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管理站。中心下设综合部(含健康管理部)、家庭医生签约部、公卫资金管理部,整合医共体公共卫生业务,健全医防综合考核机制,提升慢性病诊疗能力。二是转变模式,整合职能。将乡村振兴、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资金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加强督导检查,细化资金分配,将考核指挥棒放在区域内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上。
云诊室正在为基层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三、组建卫生监督执法联合体,多维度构建健康体系
成立卫生健康综合监督联合体,将卫生健康系统执法人员纳入联合体统一管理,设置1个综合执法大队和13个执法中队,聘任监督员、协管员49人,村级综监督执法信息员154人,实现监督执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共出动执法人员5000余人次,下发监督意见书300余份,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执法保障作用。
四、创建中医专科联盟,打造未病先防模式
中医专科联盟向上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南平市人民医院结对,向下与16所分院的中医馆、国医堂相连,实现资源共享。各基层分院在总医院中医专科联盟的指导下,组建“治未病健康中心”,推广中医适宜技术。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10%的村卫生所能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2022年依托共享中药房,向5个街道、11个乡镇共提供“抗阳茶”茶剂66000份,“止咳剂”4100份。
建阳中医院共享中药房通过骑手开展配送服务
五、突显网格化服务,守护健康零距离
区13个乡镇(街道)原有2600个三级网格员担任健康网格员。233人原计生管理员担任各村(居)健康管理员,构建市、县、乡、村、网格五级全民健康组织管理机制,着力推动各类卫生健康资源在网格内重新整合、合理配置,打造基层健康服务“一张网”。
二、取得成效
(一)分级诊疗格局初步构建。医共体建立消毒、影像、心电、病理、检验、远程会诊等“六大中心”累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794415人次,基本实现“基层开单、上级诊断”。2022年,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达56.6%,比2019年增加3.8个百分点。2020—2022年连续三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2家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服务能力推荐标准、3家达到基本标准,建成社区医院2家。54%的卫生院获得国家级“群众满意卫生院”称号,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区总医院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到基层,患者医疗费用大幅度降低。2022年,患者自付比例较2021年降低3.2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机构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连续3年呈上升趋势。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福小宣•潭人说理”宣讲小分队走进建阳莒口小源自然村
12月15日上午,“福小宣·潭人说理”宣讲小分队走进莒口镇长埂村小源自然村,开展“笃行不怠跟党走 团结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阳宣讲故事会活动。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在莒口镇长埂村小源自然村村口的大樟树下,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宣讲。宣讲员们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学习感建阳区黄坑镇:干部群众齐上阵,我为“环带”添风采
4月29日以来,黄坑镇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五一”节不打烊,严格落实“四个一批”目标要求,扎实推进“251”环线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自“大干150天”以来,黄坑镇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对“环带”工作有了更高知晓度、参与度。如今的大街小巷,提起“环带”工作,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争相为“环带”建阳区潭城街道:勇担创城使命 争当创城先锋
潭城街道 为进一步落实创城工作具体部署,扎实推动文明示范社区建设,9月11日上午,建阳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郑颖培到建阳区潭城街道西门社区指导创城工作并实地查看文明示范社区、小区、楼栋建设情况。郑颖培强调,全面营造浓厚氛围。扩宽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使创建工作扎根在群众家门口,厚植在群众心坎上“书香南平”建设现场会在建阳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贺信精神,加快推进书香八闽、书香南平建设,8月18日,“书香南平”建设现场会在建阳召开。现场会以“深化全民阅读,建设新时代书香南平”为主题,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精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