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新桥“搭”在大家心坎上
简介7月27日一早,建阳区徐市镇大阐村村民蒋忠建、范伟忠两人开着农用拖拉机载着肥料和农具经过红元农用桥到达一处山脚下的稻田,开始忙着锄草、施肥。“有了这座农用桥,...
7月27日一早,建阳区徐市镇大阐村村民蒋忠建、范伟忠两人开着农用拖拉机载着肥料和农具经过红元农用桥到达一处山脚下的稻田,开始忙着锄草、施肥。
“有了这座农用桥,我们去田里干活真的太方便了,农用拖拉机、摩托车都可以通过,再也不用肩挑或用手推车载着稻谷、肥料绕行山路半小时了!”世代居住在此的蒋忠建说。
红元农用桥位于大阐村红元自然村。“原来的旧桥只有几根木头,高高地架在两岸,没有桥栏杆,勉强能单人过河,每年发大水,木头就会被冲走,导致村民耕作受阻。”大阐村下派第一书记范育霖介绍说,由于河水阻断,村民前往河对岸的农田耕作时要绕行很远。河对岸涉及近70户村民的100多亩基本农田和200多亩林地,修一座农用桥成为村民们期盼已久的心愿。
为了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去年下半年,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计划修建一座便民农用桥。经过努力,一座长6米、宽3米的红元农用桥修好了,大大方便群众生产和出行。当地村民高兴地说:“农用桥通了,我们的心也顺了。”
“现在的桥面又稳又宽,农用拖拉机可以通行,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对面的农田,再也不需要绕很远的路去种田了。”村里67岁的留守老人杨希望说,新桥“搭”在了大家的心坎上了,让村里像他一样的老人们种田的积极性变高了。
范育霖说,新桥建好后,河对岸的基本农田也变成了“香饽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尝试着从其他村民手中流转农田进行机械化耕作,一些抛荒田也重新开荒利用了起来。下一步,村里将积极对河对岸的机耕道实施水泥硬化,让村民种田更舒坦,生活更幸福。(蒋雪娇 通讯员 徐园园)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时政新闻眼丨时隔五年再赴黑龙江,习近平关心这些事
9月6日到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这是时隔五年,总书记再次踏上龙江大地。三天时间里,总书记深入林场、乡村、高校和受灾地区考察,并听取省里的工作汇报。他重点关注了哪些大事,作出了哪些重要部署?《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视频丨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黑龙江考察点示意图01看林场:聚焦绿色发展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的漠河建阳区举办第二十五届“海峡•冰心”杯建阳分赛区青少年写作大赛颁奖仪式
5月24日,第二十五届“海峡·冰心”杯建阳分赛区“书房中的朱子文化”青少年写作大赛颁奖仪式在建阳区实验小学举办。建阳团区委、区教育局、海峡文艺出版社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活动中,领导嘉宾分别为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为获奖学生代表和优秀指导教师代表颁奖。本次“海峡·冰心”杯建阳分赛区青少年写作大赛,以“书房中的朱子建阳区举办党员干部服务环带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机关党建“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持续开展“深学廖俊波,‘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聚焦市委“五增”目标和区委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全区党员干部服务环带建设实效。9月14日,建阳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党工委、区委党校、区环带办联合举办 2023年“深学廖俊波 环带建新功”党员建阳区供电公司:国网助力 扮靓城市“颜值”
当前,正值南平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关键时期,国网建阳区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区政府号召,迅速行动,认真落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创建工作。“这儿的电表箱已经好几年了,外表已经掉漆生锈,虽然没有安全隐患,但是却影响美观。”在建阳区水果一条街开服装店的李女士说。这两天开服装店的李女士像往常一样一早去店里上班,路过距离店面不远处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