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鉴往知来丨大兴安岭林区转型记
简介9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察看自然林生长态势和林下作物展示,听取当地深化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改革、推进生态产业化...
9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察看自然林生长态势和林下作物展示,听取当地深化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改革、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以及加强森林防火灭火情况介绍。
莽莽兴安岭,滔滔黑龙江。
作为我国最北生态安全屏障,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这里山脉绵延不绝,江河川流不息,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使命。
这是近日拍摄的大兴安岭林区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眼下,林区活立木总蓄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实现“三增长”。大兴安岭地区广袤林海展现新颜,林区群众正从“绿水青山”中收获更多“金山银山”。
3月15日,在大兴安岭益康野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筛选野生蔓越莓。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因林而生,因林而兴。一批批蓝莓加工厂、北药种植园在大兴安岭林区发展起来,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避暑养生地等旅游资源吸引八方来客,林区发展从“一木独大”向以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药材加工等为主导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转变。
1月10日,在漠河市北极村,游客乘坐马拉爬犁。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曾经大兴安岭因高寒令人生畏,如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大兴安岭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积极发展寒地生物和寒地试车“双寒”产业,加快推进林区经济转型发展。
记者:李建平、黄腾、徐凯鑫
视觉 | 编辑:吴晶晶、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黑龙江分社联合出品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传统民俗孕育“文明之花”——建阳区书坊乡花园岭村开路节
9月16日清晨六点多,建阳区书坊乡花园岭村的村民们有的背着除草机,有的肩扛锄头,有的手持扫把、火钳,自发地齐聚村口,在村两委和小组长的带领下、清扫垃圾、劈草、填洼、修整路面、清理沟渠,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开路节是我们村的传统民俗,今年已是第66个了,每年这天,在外地的孩子们也都会赶回家,全村有200多名党员群众都来了。”花园岭建阳区开展优质农产品年货节促消费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消费促进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抓“春节”消费旺季,保障改善民生、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提高建阳区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激发农业市场新活力。1月16日至18日,由建阳区委和区政府主办,区农业农村局承办优质农产品年货节促消费活动在建发悦城商场铁塔广场开展。本次年货节总有33家企业共同参与,各企业带来“福小宣•潭人说理”宣讲小分队走进建阳莒口小源自然村
12月15日上午,“福小宣·潭人说理”宣讲小分队走进莒口镇长埂村小源自然村,开展“笃行不怠跟党走 团结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阳宣讲故事会活动。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在莒口镇长埂村小源自然村村口的大樟树下,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宣讲。宣讲员们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学习感争优 争先 争效|让“小茶叶”变身“大茶业”
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南平着力打造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让“小茶叶”变身“大茶业”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茶山渐渐苏醒,茶芽吐绿,一片芬芳。随着“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号角的吹响,我市也加快了打造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的步伐:持续推进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政和白茶制作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