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开学第一课丨【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的时代使命和伟大实践
简介 开学第一课丨【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的时代使命和伟大实践【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编者按: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
【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
编者按: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值此第39个教师节,光明网特别推出《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系列时政短视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进行全面、系统梳理,以“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四心从教”“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大先生”等为关键词,每期一个主题,邀请教育领域5位权威专家,讲故事、举案例,用生动鲜活的表达,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和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本期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研究员罗容海,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层面,解读“四有好老师”与“四个引路人”。
开学第一课丨【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的时代使命和伟大实践
今年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的要求,这一表述,既是对“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的再次强调,更是对“四有”好老师的新阐释和新发展。
可以说,“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教师发展领域里辨识度最高、接受度最广的金句,它最早提出是在2014年9月9日,第30个教师节前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参观教师节主题展时,一张北师大早年一位毕业生公共课考试的成绩单格外引人注目,当听到负责人介绍说排在第一的公共课就是“人伦道德”,总书记转过身来,笑着对随行人员说,古人说“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传道”,正是“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强调最多、关照最深的主要内容。
开学第一课丨【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的时代使命和伟大实践
在随后举行的总书记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就“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这一问题,首次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精准回答,在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
开学第一课丨【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的时代使命和伟大实践
两年后,2016年9月9日,也是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他小学和初中学习过的地方——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并同师生座谈,在这场座谈会上,总书记向广大教师提出了做“四个引路人”的殷切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总书记后来陆续在多个场合提出了“四个相统一”“六要”“大先生”等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和“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一起,对新时代中国好老师的形象进行了精准的描摹和完整的画像,形成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人民教师形象要求的完整体系。
开学第一课丨【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的时代使命和伟大实践
作为对教师本身内在德行气质的系统要求,“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始终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系列指示批示精神的根基。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并且不断赋予她新的内涵。而“四个引路人”则是对教师外在功用成效的集中阐述。人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重点要引出学生哪些方面的精神气质,总书记提出了四大要点,一是锤炼品格,也就是修身;二是学习知识,也就是好学;三是创新思维,也就是创造;四是奉献祖国,也就是爱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要教要引要导的方面很多,而这四点,正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所最紧要者。
“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表述侧重点不同,但实质上却互为表里,是完全统一的关系。当两者完美结合时,就实现了作为教师的“内圣”与“外王”的结合,就实现了“知”与“行”、“体”与“用”的合一,于是也就成就了君子人格,具备了圣贤气象,用现代的话说,也就具备了教育家精神,堪称新时代的“大先生”。
举古今两个例子略做说明。一是北宋初年文风萎靡,“尚声律浮华之词”,北宋教育家胡瑗创新教法,提出“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一方面通过研习经义树立学生道德理想,另一方面学习经世致用的实学,一扫文坛旧习。其教出的学生“随材高下,喜自修饰,衣服容止,往往相类”,给当时的士大夫作出了表率。
开学第一课丨【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的时代使命和伟大实践
二是被总书记点赞过,被称为“人民教育家”的于漪老师,已经鲐背之年的于老师有两句名言为教育界津津乐道,一句是“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另一句是“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一位青年教师曾随堂跟踪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对同一篇课文反复教授中,他竟从未听到过重复的讲解。在于老师看来,课要上到学生心中,一定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以生命来认识生命。
以上两位“大先生”和所有熠熠生辉的教育家一样,都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即都注重自身内在素养提升,又注重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成长成效,并且心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代表的总书记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散发出守正创新的时代光辉。
出品人
杨谷
监制
张宁
统筹
廖慧 李方舟
策划
宫辞
制作
康少华 杨青贤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到建阳区取景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1月16日,节目组到建阳区进行外景拍摄。当天,拍摄组一行到观书园等景点进行取景,并拍摄了3D立体画爱好者张世先用粉笔和木炭在地面上创作裸眼3D立体画。《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建阳区小学“嘉禾杯”学科素养竞赛(决赛)活动在实验小学举行
5月13日上午,全区小学“嘉禾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素养竞赛(决赛)活动在建阳区实验小学景贤校区举行,共432名学生参加比赛。活动在区实验小学景贤管乐团精彩的管乐合奏《蓝色山脉》《爵士管乐》中拉开序幕。随后,区实验小学合唱团带来的歌曲表演《万疆》,充分展示了学校艺术特色教育成果和孩子们奋进新时代的蓬勃朝气。本届“嘉建阳区潭城街道:“三访三问”搭建创城“连心桥”, 共绘为民服务“同心圆”
创建文明城市“三访三问”是“为民办实事,共创文明城”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创城的热情,充分发挥大家的力量,建言献策,共同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9月7日下午,建阳区潭城街道在中南社区召开“三访三问”专访问计座谈会,会议邀请了网格责任单位专职工作人员9人以及社区的12名居民代表,大家深入交流探讨,听取意见建议,共同谋春来赏花忙
含蕊红三叶(王冬斌摄于武夷山)春风拂面,花儿争先恐后地开了。先是梅花,白的、红的,圆圆鼓鼓,像婴儿的脸,然后是迎春花、樱花、玉兰花、油菜花、杏花、桃花、梨花、拔丝海棠……山水之间,有了花的点缀,便有了缤纷跳跃的色彩。随着花的绽放,有了奔赴远方的念头。唯有暗香来 (黄杰敏摄于浦城)一路向花(黄杰敏摄于邵武)春天的六个节气里,立春早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