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代表委员热议民生新气象:办好“民心事”答好“民生卷”

水吉镇2024-12-26建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始终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做好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居...

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始终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做好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居民增收、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等各项工作,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以更优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多层次健全保障体系”“多举措优化服务供给”“多元化创新社会治理”……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一系列举措,以真抓实干的行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这也引发了参加市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热议。

就业优先,落实落细暖意更浓

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我市通过惠企政策“提标”“扩围”,“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稳岗稳工促生产,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制定出台省内首个市级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指引和零工市场建设奖补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零工就业服务点社区、乡镇全覆盖。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于今年的稳就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作出部署。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市人大代表、市人社局副局长韩盛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好用好企业用工快招共享、“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全链条服务“三大平台”,对促进我市经济稳增长、重点群体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坚持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积极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下阶段,人社部门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进一步深化‘三大平台’推广运用,通过平台间数据联通、信息共享,实现用工供需深度适配,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便捷度、精准度、满意度。”

如何助力广大青年圆梦南平?市政协委员、武夷学院海峡成功(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罗付灵建议,要充分发挥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更好地整合青年发展事务和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青春感”,留住青年;要从青年视角出发,以情暖人,解决青年留南就业创业面临的“房子”“孩子”“圈子”等问题;要搭建青年汇智平台,创建一些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类项目,助力青年参与治理,组建和凝聚一批关心城市发展、乐于议事的青年民间“智库”。

医疗保障,共建共享健康南平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医疗是最直接的民生之一,事关人民健康和福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和参保质量,稳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深化健康南平建设,做实“4+N”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推进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和2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医疗与教育,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基石,更是吸引人才的强大支柱。”市政协委员、南平市第二医院副院长周慧建议,要对市、区医院的布局和发展进行全面规划,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各医院有序的高质量发展,让医疗保障为民生福祉注入更多的温暖。“同时,我们也应加大在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投入,以激发现有医护人员扎根本地,吸引医学学子们回归故里共谋发展的信心。”

“‘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的组建,提高了全民健康管理的及时率和覆盖率;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使南平市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使危急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全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落实和医保住院报销比例的提高,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市人大代表、建阳区总医院副总院长、建阳区中医院院长陈贵声感慨地说,希望市委、市政府能更加关注公立医院的发展,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培养、引进和留住更多优秀的卫生技术人才,使全民健康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国之大计,夯实教育事业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公办学位8940个,实施校(园)长治校办学能力提升工程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武夷学院申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8.4%、高于全省13.5个百分点;14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1.5万余个;推动61所城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152所乡村学校……2023年,我市持续推进教育公平、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充分发挥。

“去年,我市高考取得骄人的成绩,充分证明了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在教育提质工作上把准了脉、下对了药。”市人大代表、政和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汤章梅表示,“对口帮扶”是一个针对我市师资现状补短板谋划生成的好项目。她对此提出建议,要从南平市层面组织开展更大区间、更广范围的教育人才引进专项活动,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引进教育人才。同时,对全市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摸底,根据各县(市、区)的师资情况,全面盘活本市的现有资源,鼓励优质学校有盈余的学科教师到师资缺乏的薄弱学校支教。

“一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多方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兴建各县域中小学校舍,添置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浦城一中党总支书记王礼圣建议,通过人才引进,培训交流,校本研修,战略合作等平台,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育质量提升。此外,加强思政课建设,注重传统文化培养,落实“五育并举”目标,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老有所养,让“银发族”安度晚年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老有所养”这一重要民生事项,开展乡镇“幸福里”养老社区试点建设,新改建长者食堂50个、农村幸福院100所……随着一系列养老服务建设措施的落地,不少老年人“家门口”就近养老正加速成为现实。

“2023年9月,建瓯市在小桥镇开展开放型养老社区试点建设,组建‘幸福里’社区,将当地偏远山村、空心村及困难独居、留守老人集中到社区居住,探索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社区+慈善组织+乡村振兴公司兜底’的农村养老运作新思路。”市政协委员、建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池清使说,希望全市继续凝聚统战力量,发挥统战优势,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市人大代表、光泽县杭川镇梅树湾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光泽县武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芬建议,扩大农村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农村老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同时,建立完善多元化、长效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让村集体办得起,老人住得起,政府支持得起。

“我们村的很多老人都愿意到镇里的‘幸福里’社区养老。”市人大代表、建瓯市小桥镇霞抱村村民、小桥镇德璞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木秀建议,农村养老项目可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朝着“田园+康养+旅游”模式发展,“通过生态养生、餐饮和社区活动等形式,让农村养老更加丰富多彩。”

基层治理,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基层是社会治理最基础的单元和最深厚的支撑点,也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

2023年,我市创新“一库三单”信息化管理机制,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全省设区市最少;建设平安南平,深化基层网格化治理,落实带案下访和包案化解积案等制度,推进“八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从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率居全省前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一库三单”和“网格化+信息化+监管+执法”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对此,市人大代表、浦城县石陂镇党委书记曹子强深有感触。“‘一库三单’切实提高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质量,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前面,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我们基层来说是大好事。”曹子强说,新时代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对村规民约进行提档升级,让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希望司法部门能不定期下乡,进行普法宣传、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我们也会进一步深入推进‘吃茶话事’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密切干群关系。”

基层强则国强,基层安则国安。市政协委员、延平区陶熔古铸陶艺工作室负责人、茶洋窑传承人胡紫薇表示,对于外出青年来说,乡村安全舒适的环境,可见可感,没有什么比这些更具说服力。“其实,对很多愿意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来说,现代化的基层治理,良好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文旅资源等因素都能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住。他们的到来,给乡村带来变化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基层治理,赋能乡村振兴。”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