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武夷山举办首届大红袍文化节
简介大武夷新闻网讯(张筱惜 文/摄)雨生百谷,茶香满山。近日,“同生共长 就在武夷”首届大红袍文化节在天游峰御茶园景区举办,以茶会友,讲好武夷茶文旅故事。武夷之美在山水奇秀、在人文韵味,更在醉人茶香中。活动期间,30位身着传统“状元服”的“大红袍状元”带领嘉宾和游客共同喊山祈福,背着竹篓到茶园体验采茶,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在武夷岩茶茶史馆参加讲座,到天游景区游园登高、参观武夷精舍。南方
(张筱惜 文/摄)雨生百谷,茶香满山。近日,“同生共长 就在武夷”首届大红袍文化节在天游峰御茶园景区举办,以茶会友,讲好武夷茶文旅故事。
武夷之美在山水奇秀、在人文韵味,更在醉人茶香中。活动期间,30位身着传统“状元服”的“大红袍状元”带领嘉宾和游客共同喊山祈福,背着竹篓到茶园体验采茶,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在武夷岩茶茶史馆参加讲座,到天游景区游园登高、参观武夷精舍。
南方素有谷雨摘茶的习俗,武夷山茶农自古就保留谷雨喊山采茶的传统,活动重现状元拜山的盛况,以嘹亮的呐喊声传递武夷茶人虔诚的感恩之心,在增加茶文化体验感的同时,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春茶开山的文化价值,赋能茶旅产业发展,打造属于武夷岩茶的民俗文化IP。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首批国家公园之一,武夷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在推介环节发布“茶说武夷”文旅产品项目,以期串联餐饮、民宿、户外露营等茶旅相关业态,通过“跨界+创新”的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武夷岩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地方茶旅高质量发展体系。此前,武夷星已打造“中华茗园”茶旅生活体验地,收录了3290个茶树种质资源、300多个茶树品种,集观光科普、研学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众多茶友打卡的“网红”地。
当天,来自英国、迪拜、越南的国际茶文化志愿者及全国各地的茶叶爱好者相约天游峰下,到朱熹园了解朱子文化历史,在九曲溪畔进行妙不可岩·国际无我茶会,共同为世界奉上一杯中国茶。据介绍,2020年,武夷星启动“国际茶文化志愿者”项目,三年来已汇集30多个国家70位国际志愿者参与学习、推广武夷岩茶,推广中国茶文化。
“我们从2002年开始挖掘整理并坚持举办武夷山传统的喊山、开山仪式,本次活动是20多年积累的呈现,希望让传统民俗以更流行更现代的方式流传,在传承与创新中发挥出契合新时代需要的独特作用。”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说,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武夷茶文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大红袍文化节不仅是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有益实践,还有助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以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1年,“喊山祭茶”民俗被列入南平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同时也成为武夷山国家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重要载体。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2022“武夷山水·点绿成金”区域公用品牌营销策划大赛圆满落幕
4月18日下午,由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泉州品牌发展中心、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等单位共同开展的2022“武夷山水·点绿成金”区域公用品牌营销策划大赛决赛在华侨大学成功举行。南平实业集团副总经理游杰、泉州品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梅茹及华侨大学、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诸多老师出席本次大赛,并担任嘉宾评委南平市科协开展未成年人科技教育进社区活动
8月7日上午,南平市科协、建阳区科协、景龙社区与大熊机器人在景龙社区开展以“科技进社区,智能启未来”为主题的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活动,联合打造“行知学堂”品牌项目,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辅导老师通过简单传动,如齿轮、齿条、带传动、链传动以及平面四连杆机构等传动机构的探究,结合SCRATCH编程,让机械能够“活”起来。通过此南平分行积极开展刊播“福”文化主题宣传活动
福建是我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素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之美誉,拥有丰富的“福”文化资源。关注“福”文化、参与“福”文化、乐享“福”文化、发展“福”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福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理观念、精神寄托及价值追求的有力折射,在新时代持续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福文化,有助于彰显福文化的传统意蕴松溪要闻 | 南平松溪:打造高质量医联体
大武夷新闻网讯 3月4日,松溪县医院举办建设胸痛中心能力提升培训会,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医联体。会上,来自省立医院的柯俊和陈威教授以《如何建设高质量胸痛中心》为题,向到场医生们介绍胸痛中心的作用和建设意义,并围绕胸痛中心建设标准与质控、胸痛的分类及常见病因以及快速缓解急性发作等方面,作经验分享和理念讲解。会后,陈威主任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