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循绿争先,闽北农事兴
简介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通报了关于2017年和2019年创建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进展评估情况。南平市在全国8个整市域开展创建的地区中位居第一。成绩背后,是南平市探索农业绿色发展路径的持续努力。近年来,南平创新并推行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五节一循环”技术集成模式,聚焦优势生态产业,在全市打造示范样板150余个,“两山”转化通道正不断拓宽。生态种茶,绿盈草木间雨后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通报了关于2017年和2019年创建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进展评估情况。南平市在全国8个整市域开展创建的地区中位居第一。
成绩背后,是南平市探索农业绿色发展路径的持续努力。近年来,南平创新并推行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五节一循环”技术集成模式,聚焦优势生态产业,在全市打造示范样板150余个,“两山”转化通道正不断拓宽。
生态种茶,绿盈草木间
雨后的茶山,层叠翠绿、蝶舞纷飞。近日,来自省农科院农经所、茶叶所的科技特派员团队行走在松溪县祖墩乡龙源有机茶场,一丝不苟地进行着茶园首次套种夏季绿肥的试验。
“由于夏季杂草生长旺盛,易导致绿肥建植失败,我们采用覆盖可降解地膜、绿肥穴播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绿肥施用时间从秋季提前到了夏季。”省农科院农经所副编审刘新永介绍,待绿肥长起来以后,既可抑制杂草,又能作为有机肥,符合绿色循环农业的要求。
据了解,该团队在基地开展的科研项目为“有机茶园生态抑草技术集成及其茶菌融合研究”。除了试种夏季绿肥,他们还开展茶菌草融合套种试验,在增加土壤肥力、提升茶叶品质的基础上,茶农还能获得套种灵芝的收益。
“开展这个科研项目以来,每年的人工除草次数降到了原先的一半,推广后一定会大受欢迎!”龙源有机茶场负责人谢荣富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新型抑草技术,每亩将节约成本200元至300元,而套种灵芝每亩能增收5000元到1万元。
龙源有机茶场的变化是南平市深入践行“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茶产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平市通过降肥减药、以虫治虫等技术,建成生态茶园30余万亩,占闽北茶园面积的一半以上,茶旅融合不断深化,全市茶全产业链产值达410亿元,为茶农可持续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证。
无废利用,垃圾变成宝
青山环抱着高耸的烟囱,满载的卡车不断开往厂房卸货,周边的输电线伸向远方……日前,圣农集团旗下光泽生物质发电厂第二台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这标志着该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
据了解,该发电厂包含两台75吨/小时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全年可处置光泽及其周边地区的畜禽粪污、污泥、农林废弃物约35万吨,相当于节约11万吨标准煤,预计年可上网供电1.47亿千瓦时,输出30万吨过热蒸汽,实现当地工业园区内17家企业的集中供热。
近年来,南平市以光泽县建设全国唯一“无废城市”试点县为契机,积极探索各类农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置技术路线。光泽生物质发电厂的投产,进一步实现了圣农主产业链固体废弃物“吃干榨尽”。
“由鸡毛加工而成的羽毛粉,蛋白质含量高达83.3%,可直接作为优质的水产饲料。”福建圣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春说,仅依靠加工圣农集团每年肉鸡养殖产生的鸡毛,公司每年便能有3000万元以上的产值。实现农业无废利用,不仅维护了人居环境,在经济上也颇具前景。
如今,圣农集团每年出栏白羽肉鸡近6亿羽,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七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生产企业。依托这一“航母”,当地布局了一系列鸡骨、鸡血、鸡粪等养殖业废料配套处理企业。各类固废综合利用率高达95%,废弃物利用产业链增加值每年为4亿元以上。
“种一收二”,丰产粮满仓
“这里的再生稻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条件不错,我和同学们每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近日,在浦城县石陂镇,福建农林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兰超杰在试验田间向记者介绍近年的科研成果,去年,示范片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725公斤,比传统栽培增产20%以上,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所谓再生稻,即选取再生能力强的杂交稻,头季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可再收一季。”浦城县农技站副站长廖义利介绍,再生稻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可谓“天作之合”。随着近年来有关技术的成熟,再生稻在闽北的种植面积正逐年提升。
据了解,南平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由于地处闽北,“一季稻温光资源有余、两季稻温光资源不足”始终是困扰当地粮食产量提升的难题。再生稻“种一收二”破解了这一困境,提升了当地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以前,我种的是传统中稻,种一季收一季。但随着农资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升高,利润逐年减少。”浦城县种粮大户马芳华说,改种再生稻后,头季每亩收入大约1700元,与种粮投入基本持平。第二季的收成便是纯利润,按300公斤的产量计算,每亩能赚600元左右。
再生稻对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闽北粮食生产的平均劳动力、农资投入,为当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据统计,2022年南平市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达7.26万亩,占我省种植面积的66%,约增加粮食年总产值6700万元。(赖昊拓)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建阳要闻 | 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到建阳医卫材料产业园二期调研
大武夷新闻网讯 2月27日,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到建阳经济开发区医卫材料产业园二期施工现场调研。医卫材料产业园二期正在加紧推进建设,用地405亩,建设标准(定制)厂房面积32万㎡,建安成本约8.6亿元,作为闽瑞新合纤、维盛新材料、欧帝姆纸尿裤等项目二期使用。以租用建阳经济开发区现有通用标准厂房的形式落地。随着园区内医卫产业上下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2023年工作交流会召开
大武夷新闻网讯 3月1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2023年工作交流会召开。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坚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主任潘剑才主持会议。副主任何光松、潘敏芳、陈建新、陈超、秘书长黄洪章出席会议。南平市人大社会委、常委会各委室、机关党委负责人和常委会专职委员以PPT形式,分别汇报交流2022年工作特色和亮点,提出2023年工顺昌要闻 | 南平顺昌:加快推进五里亭大桥病害治理工程
大武夷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做好汛期公路安全保畅工作,近日,顺昌公路事业发展分中心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国道528线顺昌县五里亭大桥病害治理工程。搭设脚手架、布置千斤顶、安装位移传感器……“千斤顶安装完毕,现在进行全力顶升。”在施工负责人的一声令下,54个千斤顶同时发力,重达数百万吨的桥面瞬间被抬起,为后期更换桥梁支座做好顺昌要闻 | 南平顺昌:实验小学思贤校区举办“汉式十岁成长礼”活动
大武夷新闻网讯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长的意义,懂得孝道与感恩,适时立下人生志向,5月11日,顺昌县实小教育集团思贤校区举办2019级“汉式十岁成长礼”活动,与古礼融为一体,传承中华孝道文化,让孩子们逐梦起航。活动现场,伴随着鼓手击鼓明志,典礼正式开始。学生行作揖礼、过文枢门入场,在主持人指导下正官帽、缕腰带、平服饰、行沃盥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