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采访活动走进南平——探寻朱子文化 品味生态茶香

水吉镇2024-11-22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采访活动走进南平——探寻朱子文化 品味生态茶香采访团在武夷精舍采风冬日的武夷山,仍是一片青绿。11月20日至21日,“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采访活动走进南平,采访团来到武夷山,实地考察了我市朱子文化传承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三茶”统筹发展成果。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在参观完五夫镇朱子文化园、紫阳楼、武夷精舍后,江西日报社总编辑张天清感慨:“

“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采访活动走进南平——

探寻朱子文化 品味生态茶香

采访团在武夷精舍采风

冬日的武夷山,仍是一片青绿。11月20日至21日,“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采访活动走进南平,采访团来到武夷山,实地考察了我市朱子文化传承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三茶”统筹发展成果。

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在参观完五夫镇朱子文化园、紫阳楼、武夷精舍后,江西日报社总编辑张天清感慨:“江西与福建山水相连、根脉相依、人心相通,武夷山是两省共同的名山,朱子也是两省共同的骄傲。南平将朱子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朱子文化,领略理学智慧,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朱子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800多年前,38岁的朱熹跨越山海,来到岳麓书院与35岁的岳麓书院山长张栻共同开启了著名的朱张会讲,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位青年学者之间展开了一场高峰论坛,把岳麓书院推向了高光时刻,也成就了湘闽文化交流互鉴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场佳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社务委员、副总编辑蒙志军在听完讲解员介绍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的有关事迹后,有感而发。

武夷山,因茶闻名、因茶而兴,是新时代“三茶”统筹理论策源地。

在燕子窠生态茶园、八马茶业武夷山智能化生态产业园,采访团详细了解南平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情况,对我市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武夷岩茶顺着闽疆合作路径到了新疆,今天我们慕名来到秀美的武夷山,了解到扎根在这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作出的贡献,我深表敬佩。”兵团日报社总编办副主任都满龙说,“三茶”统筹发展的思路,对武夷山乃至全国茶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助推茶产业呈现渠道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态势。

“武夷山是‘万里茶道’的起点,内蒙古是‘万里茶道’的途经点。这次来到福建,一路走来,感受到了福建发展的澎湃动力,对‘闽山闽水物华新’感受更加真切,也再一次被福建茶文化所触动和震撼。”内蒙古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吉莉希望福建和内蒙古能够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有更多合作,携手讲好“万里茶道”新故事,书写“万里茶道”新篇章。

在不久前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的“武夷山水·茶空间”走进“万里茶道”项目签约现场,南平实业集团与内蒙古佳惠茗茶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推广内蒙古武夷山水·茶空间。截至目前,“武夷山水·茶空间”已在全国31个城市布局377家,并延伸至澳大利亚、法国等海外市场。“这样一个全茶产业链的区域品牌来到内蒙古,可以让内蒙古的人民更加系统地了解南平茶文化,感受不同于本地茶的别样韵味。”吉莉表示。

“百闻不如一见,我感受到了南平市的茶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茶叶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熊爱玲说,“我们的祖辈用茶叶连接了世界文明,那么当下如何讲好中国‘万里茶道’的故事?我想这是摆在我们媒体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我阅读了《闽北日报》,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大美南平,特别是对南平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版面印象深刻。”西藏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晓明说,“武夷山不仅生态保护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旅游开发、茶产业发展上都颇有建树,深刻感受到福建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工作上下足了功夫,也见到成效。”

“这次参加‘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我收获良多,可以看到武夷山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希望贵州与福建可以加强合作,双向奔赴,共享发展成果,有力推动‘两山’实践走向纵深,推动福建、贵州两地的高质量发展。”贵州日报报刊社总编辑李卫红表示。(陈颖 张行健 文/摄)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