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我市国道省际通道绿色养护工程入选国家试点
简介浦城仙阳往浙江江山方向,国道205线蜿蜒穿行于青山之间,南来北往的车流展现出这条省际要道的繁忙。而黑色沥青路面背后蕴含的绿色理念和创新技术,也让这一路段成为全国公路现代养护的一个示范。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4年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包含该路段在内的“福建省南平市5个国道省际路段绿色养护工程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这是交通运输部开展现代养护工程试点以来福建省普通国道首次入选,也标志着南平市普
浦城仙阳往浙江江山方向,国道205线蜿蜒穿行于青山之间,南来北往的车流展现出这条省际要道的繁忙。而黑色沥青路面背后蕴含的绿色理念和创新技术,也让这一路段成为全国公路现代养护的一个示范。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4年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包含该路段在内的“福建省南平市5个国道省际路段绿色养护工程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这是交通运输部开展现代养护工程试点以来福建省普通国道首次入选,也标志着南平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部门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取得新突破。
据悉,这些项目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涵盖5条国道6段省际通道。近年来,我市交通公路部门在中央、省上和沿线县(市)支持下,全力推动入闽通道提质升级,对总长128公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白改黑”,擦亮展示福建形象的又一道“窗口”。
面对项目施工中大量混凝土废料处置和沥青混合料远程运输等难题,负责项目建设的南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低消耗、高效能、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创新运用“废旧塑料基改性沥青路面材料应用技术、巨粒式骨架密实结构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技术、水泥路面超薄高粘弹罩面技术”等一系列新型绿色低碳养护技术。
“‘黑科技’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路面的使用性能,更巧妙化解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难题。”南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余焜明介绍,“列入改造的路段,80%的路面为水泥混凝土。如果采用传统施工办法,将原有路面破碎、开挖、外运,约产生25万立方米的旧混凝土废料,势必给环境带来影响。我们采用废旧水泥路面材料综合再利用技术,通过评估旧路面的破损程度,进行原位共振破碎和全深式反击破碎,再添加一定计量的水泥就地覆拌利用,这些废料得以近100%循环利用,而且路基工期比运用传统技术普遍缩短了25%。”
新型的基层施工技术,可产生超级骨架密实结构,具有良好抗变形能力、优异抗裂性,可抗大交通量与大荷载;新型绿色环保改性材料,将废旧塑料变废为宝,基改性沥青有效提升了路面抗车辙能力;环境友好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选用再生竹纤维、废弃 PET 纤维或矿渣纤维为增强体,可防治沥青路面大部分病害;低温环保沥青添加剂的使用,也破解了低温环境下使用沥青的难题,减少能源消耗,有效降低碳排放……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融合应用,铺就出“绿色”生态路,让闽北境内的省际通道焕然一新,也让我市公路养护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资源节约、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绿色之路。
据悉,《2024年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包含科学、智慧、绿色、集中、长周期等五个方面试点内容。全国有130个项目申报,我省入选2个(另一入选项目为长深高速公路泉三段养护)。(张俣辰)
Tags:
很赞哦! ()
下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
南平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市教育基金会捐赠表彰大会举行
表彰大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王俊杰 摄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 王俊杰)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先进、树立典型,集中展现新时代闽北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新形象新风貌,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南平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市教育基金会捐赠表彰大会10日上午在南平大剧院举行。表彰大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王俊杰 摄乡村振兴 | 南平建阳:巧打“畲”牌 激活民族乡村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村民们穿着传统畲族服饰,在村里的广场上欢聚一堂,大家共唱畲歌,歌颂党恩,共话变化。共唱畲歌 (来源: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漳墩镇畲乡风情浓郁,是建阳畲族同胞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现有畲族人口近4000人,占全镇人口的13.2%。近年来,漳墩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讲好民族团结小故事、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南平各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3日,市委台港澳办、市妇联、市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志愿者,来到台资企业——安庭老人护理有限公司,开展“服务台胞台企、助力融合发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免费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陈可 蔡东京 摄)4日,邵武市第六中学、邵武市春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水北镇社工示范站到水北镇敬老院,开展“爱洒文旅光泽 | 南平光泽:“五一”假期主播带你逛崇仁明清古街
大武夷新闻网讯 今天我们来到了光泽北溪河畔的崇仁明清古街,这条古街古时号称“五里长街”,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一张“穿越”时空的明信片。走在这条古街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具有明清风貌的建筑,民宅、祠堂、庙宇、书院等景点。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雕刻精美,风格独特,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闽越文化的特色。我们来到了香樟树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