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人文闽北|延平四贤与道南诸子

水吉镇2024-09-23建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延平江景延平四贤火柴盒封面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道南诸子在接触与传扬“二程”洛学上都曾有过闪光的亮点,其中延平四贤在大江南北,从江苏无锡东林书院到建阳考亭...

延平江景

延平四贤火柴盒封面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道南诸子在接触与传扬“二程”洛学上都曾有过闪光的亮点,其中延平四贤在大江南北,从江苏无锡东林书院到建阳考亭书院,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一代代理学大师,兼承程颢和程颐的洛学宗旨,继续发扬光大,终在朱熹之手集理学之大成。

闽学鼻祖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宋南剑州将乐县人。出仕后先拜程颢为师,程颢早逝后又拜程颐为师,潜心研究北宋末南宋初“伊洛之学”,并将该理论传播到江苏、福建、浙江、江西等地,正如程利田副教授在《论杨时的教育思想》一文中所言:“……实得力于杨时和游酢,而又以杨时为最”。赞赏杨时传播“二程”理学功绩溢于言表。黄宗羲在《龟山学案》中也强调了杨时不朽功绩,言道:“龟山独邀耆寿,遂为南渡洛学大宗,晦翁、南轩、东莱皆其所自出”。

杨时高徒罗从彦,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宋南剑州剑浦人。公元1092年,他21岁前往将乐拜杨时为师,后经杨时推荐到洛阳拜师程颐。于是他变卖田产,凑作路费,一路辛苦到洛阳求师程颐,从师三年后,经程颐老师指点“再从龟山先生学”。在送别时,程颐老师动情地说:“吾道复南矣”。从此之后罗从彦自始至终跟随杨时学习“二程”理学。公元1131年,他60岁归乡应将奏,登乙科进士,授官广东博罗县主簿。公元1135年与老师杨时同一年病逝,享年64岁。罗从彦代表作有《圣宋遵尧录》和《豫章集》,他最大功绩是在公元1116年,收李侗为徒,将理学真谛传授给他。

李侗,字愿中,号延平先生,南宋南剑州剑浦人。他16岁时随父到延平藏春峡吴仪别舍馆访师问友,听闻前辈杨时与罗从彦问道洛阳,求师拜学程颢、程颐,终得伊洛之学的经历。于是李侗向已45岁的罗从彦拜师求学,而老师罗从彦也赞赏李侗乐善好学的品格,欣然接受李侗为师请求。从此李侗师从罗从彦,并获得杨时总结出的为学之方与为学目的之说。李侗师从罗从彦,得到精心指教,进步很大,当然也与他平时经常与有识之士切磋学问有关,如陈渊、吴觏、朱松等,并从中得到不少启迪。也是他求师益友、以友辅仁,提高道德修养,相得益彰的结果。朱子则是从父亲朱松口中得知李侗的学问与为人,才有了后来李侗66岁时收29岁朱熹为徒之事。通过李侗与朱熹的六次历史性会见,朱熹才完成了“逃禅归儒”之变。以后,朱熹专从师李侗,终使后来集理学之大成。

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痷、晦翁。其父朱松是他重要的启蒙老师。朱子的思想与学问的根基首先得缘于“南剑三先生”(杨时、罗从彦、李侗)的“二程”理学之说。

朱子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出生在尤溪县城南的郑安道宅,6岁的朱熹随父朱松移居建州。在他14岁时,其父在建瓯去世,临终前托孤给崇安五夫刘子翚、刘勉之、胡宪武夷三先生。朱熹青少年时期有幸首得父师朱松精心教诲,后又得其严师刘子翚、本师刘勉之、良师胡宪的反复教诲。朱熹年轻时正是受武夷三先生教育的影响,对儒学产生了兴趣,为后“逃禅归儒”埋下伏笔。

除了延平四贤,道南诸子中也有与延平渊源的历史文人。两宋时期是我国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领域都发生深刻转换的时代。由于朱子诸位老师大都经历了两宋交接时期,宋代哲学发展也由北宋转南宋,况且程朱理学与孔孟学说本是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推陈出新发展而来的。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造诣很深的新儒家。这些对理学传承和发展作过贡献的道南诸子,他们是父师朱松,前辈刘子翚、刘勉之、胡宪;还有朱子的明师范如圭,以及朱子的贤师黄中,他们都对朱子的成长起了一定的作用。

我们在历数道南诸子时也不能忽视曾携闽学鼻祖杨时同拜程颢、程颐的同窗好友游酢,他与杨时在闽并不相识。直到公元1081年,杨时经林志宁介绍才与其认识。杨时听游酢讲了自己从学程颢的感受后,也萌生了拜师程颢的念头,于是游酢、杨时、谢良佐一同拜师明道先生;他们三人后均成为程门高徒,道南学派的中坚人物。公元1087年腊月,游酢与杨时相约到洛阳拜访伊川先生(程颐),留下了“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的千古佳话。

在我们介绍其他道南诸子时,也不能不提南北宋时期因文化繁荣发展而名闻天下的南剑州州学堂的创办经历和延平玉屏山藏春峡吴仪别馆私学堂创办的不朽经历,因为这些背景始终与道南诸子的成长和贡献息息相关。

据史料记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朝廷曾进行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兴学活动,要求各州办州学堂和县学堂,但遭到各地抵制。唯独南剑州积极响应在剑浦县北山办起了州学堂。这比宋仁宗诏令各地办州学早了十九年。而且南剑州辖内,除官学堂外,还到处兴办了书院精舍、别馆等私学堂,极大推动了南剑州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吸引了各地学子到延平就学。

在办私学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有南剑州剑浦县南山人吴仪、吴熙。尤其吴仪(1043-1107)系剑浦县南山乡于1050年在南剑州登第第二人吴辅次子,是延平玉屏山藏春峡别馆创办人。经常在别馆聚会的文化名人都有:南剑州登第第一人李参、状元黄裳、进士陈灌,还有南剑州知州王汝舟以及杨时、罗从彦、李侗等。他们都经常光临吴仪别馆宣讲“二程”理学,并吟诗作句,赞扬延平美丽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情结,促进了该地区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说到玉屏山,也不可忘却延平九峰山。杨时死后,延平成了宣传杨时文化重要传播地之一。宋嘉定二年(1209),南剑州守备陈宓在九峰山麓首建延平书院,聘请名儒蔡念为院长,请名儒真德秀讲学。1234年宋理宗赵昀御笔亲赐“延平书院”匾额。后延平书院改建为祠堂,祭祀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廖德明、黄干等“十贤”,他们均应列入道南派学者之列。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群山巍峨,水脉汤汤。文人荟萃的南剑州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理学之光,在今天依旧影响着世代后人。

作者:□杨思浩 文/摄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