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解读《关于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简介刊发于闽北日报2023年3月18日第4版编者按谋划建设环带,是市委、市政府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部署,是对南平历届市委、市政...
刊发于闽北日报2023年3月18日第4版
编者按
谋划建设环带,是市委、市政府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部署,是对南平历届市委、市政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延续和提升,为新发展阶段南平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增创了新优势。3月17日,在南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副市长张朝阳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关于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首站就到武夷山,叮嘱我们“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正式设立包括武夷山在内的首批5个国家公园。11月26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赋予南平“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新定位新要求。为进一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南平通过深入调研,谋划提出环带建设,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来保护好国家公园——
以国家公园红线为基准线,在1001.41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外,划定4252平方公里的协调保护区、融合发展区,覆盖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等区域,用环带这个“外圈”更好地保护国家公园这个“内圈”,通过圈内圈外协同联动,更好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国家公园“孤岛化”。
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创建。南平作为闽江源头和福建生态屏障,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既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组织,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是文化和自然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因此,把环带作为试验区先行启动建设,可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探索一条有效路径。
二是有利于打造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环带涉及的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等4个县(市、区)GDP占南平总量41.2%,环带的建设发展,是我们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打造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辐射带动10个县(市、区)协同共进,打造福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前沿平台、深化闽台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基地。
三是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南平最大的生态产品,通过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把环带上的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和宋慈法律文化等“串珠成链”,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有利于带动沿线乡村振兴,让老百姓享受到国家公园更好保护下溢出的生态红利,真正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总体规划——
依托山水人文城乡禀赋,从保护与发展两个维度构建总体空间布局。
保护方面,按照“系统治理、分层分区”理念,划定重点保护区、协调保护区、融合发展区三类空间,实行差异化圈层分区管控。重点保护区为国家公园范围,面积1001.41平方公里;协调保护区为国家公园红线外约1公里范围,面积约1010平方公里,重点是进一步放大生态保护范围、拓展生态管护空间,同时统筹国家公园及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与国家公园构成大生态一体化保护系统;融合发展区为协调保护区外围约4公里不等范围,面积约3242平方公里,重点是承载重点保护区和协调保护区的人口与产业转移,发展茶、文旅、康养等环境友好绿色产业,打造国家公园绿色发展的拓展承接地。
发展方面,尊重自然山水本底特征,构建以“一环三带”为骨架、“四核多节点”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其中,“一环三带”包括国家公园协调保护环、崇阳溪山水人文保护带、富屯溪山水人文保护带、麻阳溪山水人文保护带。“四核多节点”包括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等4个县(市、区)城区和若干个重点村镇,依托4个县(市、区)城区集聚高等级城镇生产生活和旅游服务职能,依托重点乡镇、村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与旅游服务。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国家公园周边统筹保护与发展的样板。至2030年,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区。至2035年,建成国家公园内外协调联动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全球文化交流平台,辐射带动南平全域发展,全面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国家公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突出。
我市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层次的要求,编制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3个专项研究,制定环武夷山国家公园风景道路、城镇风貌、生态旅游、绿色交通、酒店民宿等一系列标准体系。目前,3个专项研究已形成初步成果;《南平市风貌管控意见》正式出台,从城市廊道、蓝绿系统、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屋面形式、附属设施、第五立面、历史文化街区、村庄建设9个方面提出风貌管控要求。
先行先试加快推进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当天,市政府就印发《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先行方案》,立体推进环带建设。
——加快实施“五大行动”
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着力提升水、森林、土壤质量,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51万亩、松材线虫病防治性采伐7.18万亩,新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防火阻隔带1257亩,环带内大气、地表水、森林土壤质量始终保持优良;2016年以来发现雨神角蟾、武夷林蛙、福建天麻、武夷凤仙花、武夷山对叶兰、武夷山孩儿参等17个新物种。
深入实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编制《朱子文化(南平)生态保护区规划》并申报省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寒泉精舍、宋慈纪念园等文化遗迹保护修复项目加快实施,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获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列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制定环武夷山国家公园风景道规划建设指引,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21个A级景区、11个乡镇、40个村串联起来,形成251公里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目前,除翁墩至荷墩隧道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外,其余路段均已贯通;南源岭至黄坑核心段观景平台、服务驿站将于今年9月底前建成投入运营。
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行动。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核心,发挥周边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加快茶足径、九曲花街、朱子文化园、考亭古街、建本文化展览馆等一批文旅项目,创新推出“跟着习近平总书记打卡武夷山”“世界茶乡体验之旅”“朱子文化研学之路”等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聚焦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分年度有计划打造一批国家公园入口社区、门户镇村,首批重点打造武夷山市五夫镇、星村镇,城村村、下梅村、黄村村、红星村、曹墩村、桐木村和建阳区麻沙镇、黄坑镇,坳头村、考亭村、崇雒村、马伏村等“4镇10村”。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在环带内29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实施村庄绿化、美化、花化等项目97个、投入资金1.44亿元。星村镇获批全国产业强镇,桐木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下梅村获全国特色产业强村,五夫镇、麻沙镇获评全省综合治理示范镇。
——做好生态产业文章
茶产业方面,围绕“三茶”统筹发展,成功举办中国(南平)茶科学家论坛,发布《武夷岩茶品质化学与健康养生功能白皮书》,在全国率先提出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建成绿色生态茶园48.42万亩,燕子窠绿色生态茶园基地列入国家“三茶”统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华祥苑茶博城、八马茶业生态工业园、中国茶树种质资源圃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评选出福莲茶庄园、武夷香江名苑、武夷星·茶之旅茶庄园等6个首批“最佳茶庄园”及120个共享茶空间;“武夷岩茶”连续6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2名。
旅游产业方面,依托国家公园和“双世遗”品牌叠加优势,专题研究、全面梳理武夷山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近远期项目安排,推出茶乡疗愈、山盟海誓、户外露营等年轻化、时尚化产品,旅游吸引力、竞争力不断增强。今年1—2月,武夷山主景区接待人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24.64%,较2022年同期增长503.64%;竹筏接待人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21.31%,较2022年同期增长286.34%;印象大红袍演出接待人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67.91%,较2022年同期增长398.42%。
康养产业方面,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好空气”优势,着力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国际休闲度假康养胜地,加快推进武夷新区综合医院、天沐温泉、二都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一批医养康养结合、旅居候鸟型项目,引进、培育了博瑞检验、厚生眼科、美年大健康等一批康养品牌和产品,大力发展中药种植业、中药成品加工业等中药产业,建成以武夷山为主体的35家省、市级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2022年累计承接职工疗休养团队530批5万人次、同比增长120%。
绘就环带美好蓝图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正当其时、适逢其势。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赋予南平“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使命要求,加快推进环带建设,全力书写“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和谐生态画卷,“创新开放、从容包容、绿色集约、和谐睦邻”的幸福生活图景,努力推动南平“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着力打造国家公园南平样板。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核心,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与周边区域大环境、大生态一体化保护。推动国家公园生态立法体系建设,推动生态立法、司法和执法相统一,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圈内圈外协调联动的局地联席会议机制,全面系统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协同保护和发展。
——争创两山实践转化的“创新地”,着力打造南平发展新增长极。坚持把环带作为两山实践转化的重要抓手,努力让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区域含绿量更多、含金量更足。一方面,充分利用环武夷山国家风景道建设系统,将周边分散的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山水田园、人文景观等点状空间与资源“串珠成链”,推动“超级山水人文公园城市”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茶、竹、水、文旅等生态优势产业发展,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争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圈”,着力打造和谐共生美好家园。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魅力乡村,推动国家公园内外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依托环带村庄区位和资源,在协调保护区改造提升16个公园门户型特色村庄,充分利用国家公园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展示国家公园形象的重要窗口;在融合发展区分别改造提升23个生态休闲型、文旅融合型村庄,以“生态休闲或文旅融合+魅力乡村”模式,打造一批特色型村落,让环带处处是风景、处处见风情。另一方面,加快环带沿线老城更新、新城蝶变和中心城区建设,全力补齐各类基础设施短板,积极培育多业态集聚的便利圈、多功能服务集聚的服务圈,让群众享受更优质更暖心的教育、医疗、运动、休闲、文化服务,在“只此青绿”中一览江山秀美,在武夷山水间畅享十里春风。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
建阳区举办庆祝家庭教育宣传周文艺演出活动
5月14日,由南平市妇联、建阳区妇联、建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弘扬家庭美德 传承文明家风”——庆祝家庭教育宣传周暨“喜迎二十大 备战省运会 争创文明城 展现新作 -
乡镇动态 | 建阳区崇雒乡:党建引领聚合力 国企联村促振兴
大武夷新闻网讯 6月28日,建阳区崇雒乡携手城投集团,以“村企牵手促振兴”三年行动为桥梁,成立崇雒乡宋慈农旅跨村联建党委。崇雒乡党委政府聚焦农村党建联建,积极探索建立“村企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长效发展机制,按照“三化五定”闭环管理模式,定好共建任务目标、磋商具体工作举措、确定项目完成时限、明确项目责任人、制定 -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解读《关于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刊发于闽北日报2023年3月18日第4版编者按谋划建设环带,是市委、市政府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部署,是对南平历届市委、市政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延续和提升,为新发展阶段南平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增创了新优势。3月17日,在南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副市长张朝阳代表市政府向大 -
建阳区城管局:助民纾困解难题
童游中队执法队员获得锦旗 建阳区城管局“你们真的是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帮我解决了大难题。”1月9日,建阳区城管局童游中队收到了一份来自汤老伯“沉甸甸”的礼物,执法队员备受鼓舞。近日,家住新富林小区的汤老伯此前住在别处,现搬回老宅,却因为用水用电而犯了难。“原先家里是和别人共用水电,如今我年纪大了,实在是不方便。”为了恢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