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南平市农科所开展科普现场教学
简介清风习习,草木欣苏,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3月18日上午,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溪口科研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建阳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兴趣小组的30多位同学,...
清风习习,草木欣苏,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3月18日上午,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溪口科研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建阳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兴趣小组的30多位同学,开展“走进南平市农科所,探索生物科学奥秘”生物研学考察活动。
活动在同学们齐声诵读“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让技术在沃土里散发芬芳”中开启。市农科所副所长刘端华致欢迎词,他表示,强国必先强农,强农方能强国。南平市农科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展种业创新及种植关键技术攻关,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为树牢大食物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懈奋斗。同时他希望同学们通过近距离走进农业科研,与科研人员的互动交流,启发学习志向,立志成才,报效国家!
在食用菌研究室设施大棚,刘福阳副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灵芝、大球盖菇、羊肚菌等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并结合实物介绍了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孢子、菌丝和子实体等;在绿肥种质资源圃,畜牧室主任黄水珍讲解了50多个牧草品种资源及其利用价值,从植物学特征上传授如何辨识绿肥品种;在闽北特色果树品种园,杨福良高级农艺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柑桔、猕猴桃、蓝莓、桃、李等果树品种,在果树种质资源圃,同学们现场观察比较了不同品种特征特性。
生物科学现场教学之旅
在数字农业信息中心,数字农业研究室主任吴建文从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方面介绍了数字农业,并通过物联网平台展示如何在办公室内对光、温、水等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和调控,实现高效、精准栽培,在现场同学们惊叹声阵阵响起,表现出了强烈的震撼和兴奋。在智能温控大棚,园艺研究室刘忠辉副研究员引领同学们自行搜寻了棚内布置的各类物联网传感器、控制器,并现场介绍了果蔬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现代化栽培模式,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今后常有这样的学习机会。通过现场科普教学活动,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入同学们的心中,使其感受到了生命科学之奥秘,农业科技之魅力,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向科学家学习,传承好科学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南平农科所科研人员表示,少年强则国强,科技兴则民族兴,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未来能够投身到人民的需求中开展创新研究,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南平农科所将努力承担起传播科学知识、传授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文化的重任,在科教兴国战略和服务乡村振兴中贡献农科力量。(吴建文 吴大灼)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将口镇“三举措”做好安全度汛工作
近期暴雨连降,将口镇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采取有力举措,抓实抓牢全镇防汛工作,做到工作上早部署、责任上再靠实、措施上更精细,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缝式”落实值班制社会民生 | 建阳崇泰:夏日炎炎送健康 防暑物资沁人心
大武夷新闻网讯“这是给您的‘防暑健康包’,注意防暑,天热的时候尽量少出门,身体不舒服,可以咨询您签约的家庭医生。”家住建阳区崇泰街道万晟星城的杨阿姨,拿着社区刚送上门的防暑物资,乐呵呵的放进了家里的小药箱。入夏以来,气温持续走高,为应对酷暑天气,保障辖区居民健康平稳的度过炎炎夏日,7月10日至14日,崇泰街道积极开展以“清凉2022年建阳区河长制工作纪实: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建阳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六字治水”方针,以严格保护水资源、着力防治水污染、持续改善水环境、加快修复水生态为重点,持续推进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河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01着力提升河湖治理成效打好“四个任务”攻坚战。全面完成水利建阳区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提升工程建设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主干道环保及排水功能,去年以来,建阳区对民主北路、东桥东路等主次干道进行雨污分流提升改造,确保分流系统得到有效闭环。目前,人民路、黄花山路等雨污分流提升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在人民路雨污分流提升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该路段雨污分流管道埋设已基本完成,大型机械正在对路面水稳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