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两岸青年福建建阳赏茶盏品宋韵 体验中华传统非遗文化
简介展示中心内,台湾嘉宾们认真听着关于建盏的介绍,不时询问拉坯、上釉等制作技艺。眼前的一件件建盏精品,让他们赞叹连连。这是记者6月3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盏文...
展示中心内,台湾嘉宾们认真听着关于建盏的介绍,不时询问拉坯、上釉等制作技艺。眼前的一件件建盏精品,让他们赞叹连连。这是记者6月30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盏文创园内见到的一幕。当天,第三届闽台青年(建阳)茶盏文化节在此拉开帷幕。近60名台湾嘉宾与会,赏茶盏品宋韵。
始于宋代的建盏产自建阳,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的黑瓷代表。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窑建盏与台湾天目盏一脉相承,都凝结并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脉。人群中,记者见到了台湾知名陶艺家张桂维,此番也是他第六次来到建阳参观学习。
台湾知名陶艺家张桂维:“建盏跟台湾的天目(盏)是同根同源,我烧这个天目茶碗已经烧了将近三十年了,经过这几年不断交流,对我本身也有很大的提升,不管对这个油滴天目(盏)也好,或是兔毫(盏)也好,都有更深层的一个认识,那我希望两岸多多有像类似的交流活动。”
来自台湾高雄的杨钦能从事陶艺行业已有二十多年,近十年来,他潜心研究建盏烧制技艺,杨钦能告诉记者,他很珍惜来大陆交流的机会,每次与大陆的匠人互动,都能学到新的工艺。
台湾嘉宾杨钦能:“互相学习,因为文化的演变会有很多脉络出来,那在互相交流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新的想法跟思维出来,建阳这边它是建盏的发源地,那从土到釉水到烧制技艺都是我们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会有更好的创作方式。”
近年来,建阳以盏为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前来研学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记者注意到,此次活动中,有不少首次来到建阳参加活动的台湾青年,他们也在致力于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不少台湾青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两岸文化交流更加热络。
台湾青年林燕山:“两岸一起做一些交流,我相信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可以看到更多东西,像我从昨天过来的,到今天其实就已经学习到蛮多东西了。可以看到设备,可以看到一些建阳这边的师傅们烧出来的东西,他们也会做一些交流,那听他们做一些讲解,有学到很多东西。”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两岸青年开展建盏拉坯和茶道品茶能手比赛、建盏文化主题踩线活动等,让两岸青年共同探寻茶盏文化,增进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活动将一直持续至7月2日。(吴晟炜)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尚志市:英雄之城 振兴之城
这是一座以英雄命名的城市。民族英雄赵尚志在这里点燃抗日烽火,巾帼英雄赵一曼在这里壮烈牺牲。这里地处北纬45度优质农产品黄金带,耕地、森林辽阔,是“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红树莓之乡”。这里是黑龙江省主要木制品集散地之一,有家具、铅笔、套娃等20余个系列木制品。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生态休闲“绿色游”、冰雪项目“白色游建阳:行朱子成年礼 做新时代好青年
6月28日,由建阳区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教育局和区委文明办主办,建阳二中承办的“行朱子成年礼 做时代好青年——2023年南平市建阳区朱子成年礼”活动在考亭书院举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顺莲,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朱子成年礼拉开了序幕。校长在致辞中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的人生扮靓城市“环卫枢纽”,垃圾中转站美丽“变身”
垃圾中转站是城市环卫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配置,提升市容环境整治,建阳区城管局加大环建阳区城管局专项整治义乌小商品街,缔造美丽街区
义乌小商品街对于建阳市民来说,并不陌生,星罗棋布的沿街小店,各式各样的热销商品,它犹如潭城一条“毛细血管”,连通着市民群众感知最近的末梢。为持续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效,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7月24日,建阳区城管局聚焦“急难愁盼”市容问题,多部门联动、多方位共建、多点位发力,开展为期一周的义乌小商品街市容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