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南平科特派刘梦莹:让古茶园焕发新生机
简介8月6日人民日报《新青年》周刊讲述了福建3名年轻的科技特派员扎根田野、奉献基层的动人故事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二十多年来,福建省累计选派七万多人次开展服务——...
8月6日
人民日报《新青年》周刊
讲述了福建3名年轻的科技特派员
扎根田野、奉献基层的动人故事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二十多年来,福建省累计选派七万多人次开展服务——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多年来,福建省累计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76995人(次),全年在基层一线开展服务的三级科技特派员超过1万名,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乡镇全覆盖、产业全覆盖。
近日,记者走近3名青年科技特派员,了解他们在一线为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拼搏奉献的动人故事。
刘梦莹:让古茶园焕发新生机
刘梦莹在南平市建阳区回龙乡回龙村茶山上查看茶叶长势。人民日报记者 付文 摄
7月25日11时许,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杭下村小白茶母树基地骄阳似火。顶着烈日走进茶园,南平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艺师刘梦莹躬下身子,仔细查看茶叶长势,认真记录叶色、叶长、叶面质地等茶叶农艺性状指标,不一会儿就忙得满头大汗。
像这样的下乡调研,对刘梦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这片10亩地的茶园,已有200多年历史,以前管理粗放。2017年,31岁的刘梦莹从南平市农业农村局来到漳墩镇担任科技特派员。刚到村里,刘梦莹就围绕古茶园做文章:拓宽道路、修建围栏,建立起漳墩小白茶母树基地和种质资源圃,收集保护了近千份优质野生茶种质资源,并开发出“紫芽”这一特色优质小白茶新产品。直到现在,她每个月都要来一趟基地进行观测和记录。
烧完“第一把火”,刘梦莹又劝说茶农改进茶园管理、茶叶种植方式。漳墩镇有上千年的种茶制茶历史。但在当时,受制于种植技术水平低、市场行情差等因素,许多茶农放弃采收茶叶。刘梦莹的服务对象—南平市建阳区漳墩老区畲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拥有2000亩茶园,茶叶年产量却只有1000斤左右。眼瞅着“小白茶不如小白菜”,合作社理事长李泉弟带头采纳刘梦莹的建议—改打生物农药、施用有机肥。
手把手地指导、面对面地讲解,刘梦莹带领合作社茶农,对照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逐项落实绿色生产措施。生物农药见效慢、施用有机肥要多花五六倍人工,有的茶农沉不住气质疑,但刘梦莹耐心劝说茶农按技术规程种植,在选育茶品种、提升茶品质、打造茶品牌方面持续发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刘梦莹帮助合作社生产的“南坑小白茶”产品顺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南平市第一个通过认证的小白茶产品,并连续两年代表福建省在绿博会进行展出,还荣获第二十届全国绿博会金奖产品。
知名度提升之后,合作社茶叶迅速打开市场。去年,合作社茶叶产量达5万斤、产值1000多万元。看见合作社茶叶生意越来越红火,周边茶农茶企也纷纷前来请教。刘梦莹通过组织培训、现场教学等形式,无私传授茶叶种植技巧和知识。
以前,茶农担心与茶树争抢水分、肥料,一见草就锄掉。刘梦莹却有不同看法:一些匍匐性的草,不影响茶叶生长,既能锁住水分进而保墒,还能减轻雨水冲刷力度、保持水土。她请来省市水保专家现场踏勘,提供技术指导,并在合作社后门山等3块区域进行水土保持试验,挑选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草种。
简单吃过午饭,刘梦莹又马不停蹄来到回龙乡回龙村,南平市建阳区天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瑞旺早已在此等候。戴上草帽,刘梦莹又爬上了茶山。拨开草丛,刘梦莹直接抓起一把土查看墒情:“过路黄、积雪草都长得不错,土壤也比较湿润,说明我们试验思路是对的。”
“前两年大旱,别人家茶园土壤龟裂、茶树减产,我这里没受影响。”张瑞旺说,灭掉害草、留下益草,茶园里树蛙、蚯蚓、蜻蜓越来越多,病虫害显著减少,茶叶品质和产量也明显提升。“刚开始,只除杂草会费人工;但时间久了,其实更省人工、效益更明显。”刘梦莹说,“这些草,好些都是中药材,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发挥经济效益。”
张瑞旺打小跟茶叶打交道,学习种茶技术已经几十年。这几年,张瑞旺也经常把刘梦莹请到自家茶园实地指导。虽然超出工作范围,但刘梦莹依然乐此不疲。“刘老师技术水平很高,茶农都服气。每次遇到难题,我们都找她。”张瑞旺说。
6年来,刘梦莹几乎都是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下乡。从市区到农村,车程一个多小时,她常常清晨五六点就出发,等忙完到家已是晚上八九点。跟着刘梦莹穿行在田间村落,经常有乡亲和她热情地打招呼。“来的次数多了,大家都认识我了。”刘梦莹说,只要能用专业知识帮到老乡,心里就很踏实。
近年来,刘梦莹还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费心尽力。去年底,在她手把手的指导带动下,李泉弟、张瑞旺同时被评为建阳区乡土科技特派推广员。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建阳区教育局:开启“创城”加速度
连日来,建阳区教育系统上下主动作为,盯准创城难点堵点,积极投入到创城“前线”,做好创城工作指导,全力打好创城“攻坚战”。建阳区教育局班子成员带领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实地察看建阳外国语学校、实验小学、建师附小、桥南小学、水东小学、曼山小学、童游中心小学、实验幼儿园等必查和抽查点位,严格对照实地测评标准,从宣传展示、公共市民出行不“堵心”,建阳区城管局助力创城修复忙
为全力做好城域环境整治工作,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建阳区城管局紧紧围绕“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工作要求,充分激发创建热情,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思想理念,积极为建阳区童游街道:“五个美丽”共绘乡村诗画
建阳区童游街道开展乡村振兴“五个美丽”建设是福建省推进乡村建设的创新实践,从改造、完善、提升入手,挖掘原生态乡村风貌,引入现代元素,打造一批小而精、小而优的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美丽乡村庭院以改善人居环境、弘扬良好家风、建设文明乡风为目标,打造“一院一景、一户一韵”的特色风格,做到布局设计协千名志愿者带活一座书香小城
这个暑期,相约去“潭阳书舍”读书 ,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时尚选择。这个闽北小城现有10个公益书吧、12个共享阅读空间,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潭阳书舍”。在这里,书是市民自发捐赠的,打印机是爱心市民送来的,书桌是企业家捐助的,连擦玻璃这些日常维护的活儿都被家政公司抢着认领了。这22座“潭阳书舍”,依靠政府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