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社会民生 | 建阳:“小盲道”关乎“大民生”“微整治”带来“大便捷”
简介大武夷新闻网讯 近日,建阳区城管局扎实开展无障碍设施整改工作,将盲道设置如提示盲道、行进盲道设置不够合理的人民西路与书院路交叉口作为试点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
近日,建阳区城管局扎实开展无障碍设施整改工作,将盲道设置如提示盲道、行进盲道设置不够合理的人民西路与书院路交叉口作为试点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改善建阳无障碍出行环境,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
盲道,不仅是服务视障人士出行的一条窄窄的凹凸小道,还是一种能让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性设施,更是一座城市人文关怀和城市包容性、文明度的体现。
“选定这个路口作为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的试点,一方面因为这里居民小区、商贸中心比较集中,人流量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块问题比较集中,主要存在盲道不连续、井盖占用盲道、人行道路缘石与斑马线之间存在一定高差,基本囊括了无障碍设施常见的一些问题。”市政中心业务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将路口原来存在破损的花岗岩路面换成现在的沥青路面,将不连续的盲道改造成连续、畅通的盲道,并一直延伸至人行横道,便利视障人士通行的同时,由于沥青的透水性能好、不易积水、能够增加路面摩擦力,较之前的花岗岩路面,更加便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和坐轮椅的人群,减少因雨天路滑导致人员跌倒、摔伤。同时,我们还把之前存在高差的人行道路口改成平缓的坡面,更加便于残障人士上下人行道。”
改造后,盲道更连贯,道路接口的坡度更缓,残障人士出行更加轻松、便捷。下一步,我局将在新改扩建道路无障碍设施方面,严格落实标准规范,本着“哪里有障碍,就改哪里”的原则,着力抓好“微整治”“微整改”,不断从细节上提升市民出行便利、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力求将小事做细、将大事做实,不断锤炼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从解决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为广大市民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供稿单位: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 高璨)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南平市民政局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公告
南平市民政局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公告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十四条地名备案、公告的有关规定,武夷新区21个地名命名、南平工业园区14个地名命名、建阳区3个地名更名已经由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现予以公告。附件:《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批准武夷新区、南平工业园区地名命名和建阳区地名更名方案的批复》不负所“托” 建阳普惠托育发展提速
托育服务面向的是3岁以下婴幼儿这一“最柔软的群体”,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环节。针对群众关切的“托育难”问题,建阳区积极引导托育机构参与国家普惠托育行动计划及省级托育试点申报。截至目前,开展“托育服务”的机构已由2020年2家增加到了14家,托育服务已实现城区各片区全覆盖。英华托育室内课堂:“这些小朋友都是三岁以下的幼儿,在建阳区实验幼儿园开展“山海联动·共话教育”观摩研讨活动
4月18日,建阳区实验幼儿园开展主题为“山海联动·共话教育”观摩研讨活动。厦门翔安区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教育督导评估事务中心专兼职督学等一行近80人参加活动。督学们参观了区实验幼儿园的园所环境,观摩了幼儿户外运动、早操及“本然社区”游戏和工作坊等,并在活动中与幼儿亲切互动。研讨会上,大家还就《本然教育的思考与社会民生 | 南平建阳区:运用无人机助力大气污染精准管控
大武夷新闻网讯“最近,我们水东片区的菜地里,已经没了之前烧秸秆、烧垃圾的臭味儿了,多亏了你们时常排查、挨家挨户宣传,治好了菜地不时‘冒青烟’的毛病,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更上一层楼。”再次见到建阳生态环境局的巡查人员,市民李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向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近期,建阳生态环境局聚焦建阳颗粒物污染问题,密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