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建阳区漳墩镇:畲村乌饭祈愿“乌”谷丰登
简介“岁在甲午,风和日丽,我等谨怀感恩之心,备时蔬玄酒,敬祭先祖在上。”走过蜿蜒盘旋的山路,湛蓝的天空下,建阳区漳墩镇堆后民族村传出阵阵优美嘹亮的畲歌。走进村舍,村民们...
“岁在甲午,风和日丽,我等谨怀感恩之心,备时蔬玄酒,敬祭先祖在上。”
走过蜿蜒盘旋的山路,湛蓝的天空下,建阳区漳墩镇堆后民族村传出阵阵优美嘹亮的畲歌。走进村舍,村民们身着畲族传统服饰,忙碌而充满生气。有人摆弄石臼捣碎叶片,香气在指尖散发;有人巧手运用纱网,墨绿的汁液涌现。随着洁白的蒸汽逐渐散去,一碗碗乌黑透亮的米饭端上餐桌,喜悦的氛围在村庄里弥漫飘香。
每到农历三月三,堆后民族村村民们踏青出行,寻到那漫山遍野的乌稔树(又名乌饭树),采摘下清晨未沾露水的青翠乌稔树叶,带回后使用石臼捣碎,用纱布包好碎叶连汁在内,用热水过滤去渣,取汁浸泡优质糯米七八小时,再加入花生猪油等佐料,用蒸气蒸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出笼。热腾腾的乌饭,融合了乌稔叶的清香和糯米的软糯,口感糯柔,细腻惬意,令人回味无穷;熟练的制作人还可以巧妙运用各种点缀物,制作出红枣乌饭、竹桶乌饭、草包乌饭、八宝乌饭等,不仅色香味俱全,还具有养精益髓、凉血健脾、健胃驱湿、养颜益寿的作用。
“在唐朝(公元669年),我们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家军抗击敌军被围困,就是靠着乌稔树的果实当军粮,撑过了断粮关,在农历三月三取得了胜利,所以我们在这天做乌饭,就是为了纪念先祖、祈求丰收。”堆后民族村老鸦窠自然村畲民雷邦义回忆道。
漳墩镇堆后民族村是少数民族(畲族)的主要聚集地,地处山区,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红壤十分适合乌稔树生长,加上得天独厚的高寒农业田产出糯米,制作的乌饭独具特色,饱含堆后村村民共同的民族认同与记忆。
“乌饭制作技艺是我镇的重点保护项目,作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单位,我们将做好乌饭传统技艺延续保护措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漳墩文化站工作人员游智伟介绍道。
漳墩镇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体系的构建工作,已形成多元化的非遗保护资金投入体系。对采摘乌树叶、制作乌饭的畲民进行补助,同时抽调镇文化站、农技站、科委等站办所工作人员专门开展乌饭制作技艺的资料录制和档案留存保护工作,建立青少年学习传承相关文化教育基地,培养更多年轻畲民传承乌饭传统技艺。2018年,建阳漳墩镇乌饭制作技艺列入第八批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了解,漳墩镇每年常态化举办以“乌饭节”为主题的畲族“三月三”传统节庆活动,不断扩大乌饭知名度,在畲族陈列馆打造乌饭传统技艺、传承及产品展示专区,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省市区各类学习团体60余批、1000余人次。
“近年来,我镇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积极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漳墩镇党委书记刘永义说道。
乌 饭节活动和相关保护计划正是漳墩镇大力培育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下一步,漳墩镇将以“民族之韵,生态畲乡”为定位,围绕“茶汤小镇、生态畲乡、绿色发展、大美漳墩”的发展新思路,挖掘白茶、龙角舞等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内涵,弘扬畲药畲家宴、畲歌畲舞传统体育等文化特色,旨在发展优秀民族文化产业,响应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民族文化是岁月河流上的码头,积淀的岁月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漳墩镇将1300多年的乌饭习俗精心裁剪下来,将千载春秋与美味融合,随着山间的乌稔,如树般热烈生长。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建阳区企业家“下午茶”(第三十三期)活动举行
7月11日,建阳区举行企业家“下午茶”(第三十三期)活动,区委书记谢启龙,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冲出席活动。区领导李培文、阎济民、张华,区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茶企、建盏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本次活动以企业品牌经营管理培训为主题,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八马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建阳区城管局:弘扬朱子文化,深化路长责任
第二届考亭论坛活动举办在即,为进一步落实省委“三争”行动部署,以及市委“五增”目标的具体举措,全力保障考亭论坛系列活动顺利进行,建阳区城管局超前部署、压实责任,深化“路长责任制”网格化巡查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将考亭纳入“路长制”巡查范围内,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助推考亭论坛活动举办。“各单位、各部门、各责任人员建阳区举办第二届中国小白茶茶王争霸赛
5月22日,“第二届中国小白茶茶王争霸赛”在建阳宾馆举行。省政协原副主席陈绍军,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黃以西,南平市政协原副主席柳贵清,省农业农村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本届斗茶赛专家组组长苏峰,建阳区区长王冲,南平市总工会原党组书记陈登新,南平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黄卫平、温秀美,建阳区人建阳潭城街道:打造溪源民乐村 奏响乡村振兴新曲
潭城街道溪源村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近年来,溪源村秉承让乡村文化“火”出去、“活”起来的发展思路,依托当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邀请省、市民乐界精英驻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