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微镜头丨“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
简介原标题: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时间:9月7日日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灾情严重的村正是灾后重建关键时期。从哈尔滨市区出发,火车...
原标题: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
“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
时间:9月7日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灾情严重的村
正是灾后重建关键时期。
从哈尔滨市区出发,火车转汽车,一路奔波,习近平总书记到了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
前些日子,一场超强台风登陆北上,严重洪涝灾害侵袭京津冀和东北。雨滂沱,水肆虐,田舍受淹。习近平总书记时时牵挂。案头每日都有灾情的材料,一件件指示批示直抵一线。这次到黑龙江考察,总书记惦记着到灾情严重的村子再去看一看。
田是粮,房是家。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着乡亲们心中最重的这两样,牵挂着村里的乡亲们过得好不好。
村口的稻田望不到边,总书记走进一块干枯的田。
一串稻穗躺在手心。本该饱满的稻穗,却干瘪成空粒。总书记神色凝重看了又看:“都快灌浆了,水给泡了。”话语中尽是惋惜。
“村子在大泥河、小泥河的河岔上,水流急,裹着泥浆就冲到了这儿。”当地的干部群众,说起当时来势汹汹的汛情。
另一侧的稻田地势稍高,灾情稍缓。当地人讲,水一落,政府就组织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抢回来一些稻。“能保几成收成?”“保险理赔,政策能及时到位吧?”总书记关切着乡亲们的关切。
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20多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这样一件件、一桩桩地研究。一枝一叶,“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
一个民族的守望相助凝聚于此,一个国家的众志成城倾注于此。
稻田边的砖瓦房,施工队干得热火朝天。这是厨房、卧室,那是客厅、存储间,还有暖炕。房子冲垮了,政府补了6万块,一家国企又出力给建了起来。
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这样的重建力度和速度令人感慨。习近平总书记细致询问保温材料、抗震级别,关心入冬前房子能不能住得上。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在急难险重时。”
沿着村道向里走。500多人的村,在中国最北部省份的一隅,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从灾前争分夺秒的预警、疏散、安置,到灾后夜以继日的救援、抢险、重建,这些日子,食品、药品、机械星夜驰援,救援队、农技专家、建筑工人火速支援。
普通人的命运,标注着国家的温度。这场抗洪救灾大考,不仅有“宁可十防九空”的忧患意识,有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更有“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坚定指向,有在千头万绪灾后重建工作中的“时时放心不下”。
放心不下!7月底在四川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做好防汛准备;返京途中,总书记忧心着京畿大地一再升级的暴雨预警;京郊列车被困,惦念着缺食少衣的旅客,指示“千方百计组织营救”……这次到龙王庙村,和乡亲们聊起京津冀的灾情:“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那些地方我之后也会去看。”
龙王庙村村道边,总书记与村民杨春贵打招呼:“老杨,这是你家吧?”
老杨家翻新的房,贴上了锃亮的瓷砖。屋里屋外,他像展示珍宝一般给总书记介绍。炕前,总书记描绘他家不久后的模样:“上面摆个小炕桌,喝个小酒吃个饭。”
“现在对灾后重建还有什么需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问。
老杨连连摆手:“党和政府都给想到了,提前都替我们想到了。”消毒、清淤、施肥、发放重建补贴,乡亲们很踏实。“我们要做的,就是修好屋子备秋收。”
秋收,颗粒归仓。灾后的黑土地已经忙活起来,乡亲们憧憬着、耕耘着。
走出老杨家,阳光洒满了黑土地。
习近平总书记和村里的乡亲、施工人员说起一路见闻:“在咱们中国,人民群众遇到困难,还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全力支持!”
在入冬前房子都能搞好吧?抓紧修起来,老百姓冬天可不能够挨冻。即便是投亲靠友的,长期住在人家家里也不是个事。”
“还有咱们人民群众灾后有不方便的地方,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各级政府都要把这些事一一做好。党和政府始终同大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
“风雨同舟、携手同行”,朴实的承诺,重千钧。
(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持续、有力推进城区公共空间违规设立经营性停车场问题整治行动
建阳区城管局坚守工作一线,“五一”假期不停歇、工作不断档,有力摸排辖区内停车场充电桩设施情况,深化整治道路私设地锁问题,持续深入推进整治工作。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坚持“开门整治”,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及时做好“点题整治”工作宣传发布与政策解读,充分利用“面对面”宣导、入户宣传、微信公众号宣发、执法车辆移动“小建阳区莒口镇:让文明创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建阳区莒口镇自打响“创建文明城市”攻坚战以来,就积极号召下辖村(居)开展环境整治,确保道路畅通、街边整洁。全镇上下同心协力,一同打造干净整洁、文明礼貌的莒口乡镇,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工作内容得到赞赏,环境卫生不断优化,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一直以来,莒口镇各村(居)积极配合南平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千名志愿者带活一座书香小城
这个暑期,相约去“潭阳书舍”读书 ,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时尚选择。这个闽北小城现有10个公益书吧、12个共享阅读空间,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潭阳书舍”。在这里,书是市民自发捐赠的,打印机是爱心市民送来的,书桌是企业家捐助的,连擦玻璃这些日常维护的活儿都被家政公司抢着认领了。这22座“潭阳书舍”,依靠政府阅读为媒,山海不远——建阳乡土文化亲子阅读实践活动
提升全民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认知,践行乡土自信和文化自信。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通过“建阳区乡土文化亲子阅读实践活动”让“建阳阅读”走出山区,缩短山区城市和沿海城市的距离,增强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文化交流,以阅读为媒、乡土文化为介,开展山海两地文旅交流。8月26日至27日,建阳区图书馆组织亲子阅读家庭和志愿者到福州开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