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建阳:特色产业旺 山乡奔富忙
简介暮春时节,走进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扁溪村一处草莓大棚,一颗颗鲜红的草莓掩映在绿叶之间,散发出果香。采摘、分拣、称重、装车……每到傍晚,扁溪村村民陈玉兰的草...
暮春时节,走进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扁溪村一处草莓大棚,一颗颗鲜红的草莓掩映在绿叶之间,散发出果香。采摘、分拣、称重、装车……每到傍晚,扁溪村村民陈玉兰的草莓大棚内一派繁忙景象。不久后,这些草莓将陆续出现在附近乡镇的农贸市场上。
建阳区麻沙镇一处草莓大棚内,小朋友们在采摘草莓。新华社记者张华迎 摄
“草莓成熟以来,每逢周末,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陈玉兰告诉记者,草莓生长周期较短,产量高、见效快。“通常种植2个月后就可以结果,亩产超过3000斤,去年种了7亩草莓,收入将近15万元。”
陈玉兰所在的扁溪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种植草莓,目前草莓种植面积600多亩。村支书潘鸿介绍,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少村民积极发展“草莓种植+旅游采摘”联动经营,“钱袋子”越来越鼓。“全村100多户村民种植草莓,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37万元。”
距离扁溪村不远处,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村民廖成义的建盏作坊内,工人们正在为盏坯上釉。这些上完釉的盏坯在变成建盏成品之前,还要经过晾釉、装窑、焙烧等多道工序。廖成义说,建盏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最近几年,在电商平台的带动下,建盏的名气越来越大,销售版图也从原先传统的南方市场拓展至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客户越来越多。
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一处建盏作坊内,村民在制作建盏盏坯。新华社记者张华迎 摄
后井村是宋代建盏主要生产地,相传历史上曾有“百窑百井”的盛况。两宋时期,“斗茶”风靡,使得建盏名重一时,曾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然而,宋末元初后,由于饮茶风俗的变迁,盛极一时的建盏烧制技艺一度失传。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当地政府和陶艺工匠的努力下,这项古老的技艺得以重焕生机。
如今,失而复得的建盏烧制技艺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产业。“通过发展建盏产业,户均年增收入超过10万元,不少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到了村里。”后井村村支书钟伟民介绍,后井村目前常住人口600多人,其中从事建盏相关产业的超过500人。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也让返乡的村民心中更有底气。建阳区小湖镇祝中村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红糖村”,古法榨糖技艺传承百年。种植甘蔗、成立合作社、开办加工厂……2015年底,看好红糖产业发展前景的祝中村“90后”村民杨武祯从外地返乡创业。他说:“除了传统的红糖制品,我们还推出了红糖麻花、红糖酥饼、红糖牛轧糖等产品,去年销售收入超过40万元。”
这是建阳区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建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利诚说,今后当地将继续加强引导,鼓励更多乡村因地制宜发展草莓、建盏、红糖、茶叶等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张华迎)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
建阳回龙:组织村干部和老人们包粽子 迎接端午
16日,建阳区回龙乡垅下村在长者食堂举办“端午粽情敬老活动”,组织村干部和老人们包粽子,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张文琦 摄)[责任编辑:杨希希] -
建阳:沙里“淘金” 万亩淮山迎丰收
日前,走进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江坝村淮山种植基地,一排排淮山整齐划一,已经有20多年种植经验的陈国敏,在沙地里忙着采挖淮山,只见他就用铁锹垂直向下挖出一条1米多深的沟,随后双手探进拽动,一根淮山就被拔了出来。种植户采挖淮山 (吴大灼 摄)“刚开始种淮山的时候也没想过,一根小小的山药棍,竟能撬动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麻沙镇江坝 -
社会民生 | 建阳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综合服务窗口获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大武夷新闻网讯 2023年3月,建阳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综合服务窗口被福建省妇女联合会授予福建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建阳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成立于2010年10月,目前入驻窗口单位33个,入驻单位窗口工作人员150余名,其中女性工作人员占比高达77%。始终坚持“廉洁、高效、便民、规范”的服务宗旨,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
建阳:从书肆林立到公益书舍比邻
从书肆林立到公益书舍比邻——千年“图书之府”建阳的全民阅读新实践N海都全媒体记者 谢秋莲建阳区实验小学校园内,孩子们在齐诵《少年中国说》;潭山智慧体育公园广场,童声在《诗话朱子》,近百家出版社展陈的15000多种图书留住了健身市民的匆匆脚步;考亭书院内,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的《北孔南朱与中国文化》专场报告会赢得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