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建阳 在传承中创新

水吉镇2024-07-09建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闽北地狭人稠,为了谋生,许多人都有一技在身,雕版印刷、造纸、制墨、烧瓷等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这些产业多集中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去年,建阳区成功入选“首批63个全...

闽北地狭人稠,为了谋生,许多人都有一技在身,雕版印刷、造纸、制墨、烧瓷等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这些产业多集中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去年,建阳区成功入选“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这背后是建阳区自觉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为己任,以文化铸魂,明确文化事业在全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定位。

建阳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素有“七贤过化之乡”“南闽阙里”之称,是理学文化、法医学文化、黑瓷文化、印刷文化和茶文化的孕育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朱子、宋慈、建本、建盏”为代表的四大文化名片。

建阳区委书记谢启龙表示,建阳区全面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建阳—武夷”新南平核心,立足“崇阳溪百里画廊、麻阳溪千载文脉”,不断提升游客转化率;创新推出“茶香在武夷、书香在建阳”等差异化旅游路径,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均增长40%以上。

朱子文化:

传承千年不褪色

说起建阳,就离不开朱熹这位被誉为后期儒学集大成者。他在建阳建立的第一所书院是为母亲祝夫人守孝期间所创办的寒泉精舍。

建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赖贞明说:“这里体现了朱子文化中所崇尚的‘孝文化’,同时朱子还在这里编写了《近思录》,为后世学子确立道统。”

寒泉精舍坐落于莒口镇马伏村。去年8月,建阳区莒口镇对寒泉精舍遗址进行修复,以还原茅草屋形式,再现了朱熹当时的生活场景。修复后的寒泉精舍文化园总占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建设有寒泉精舍、敬萱堂、仪门、门卫房等建筑及配套绿化景观,结合应用了现代技术构建情境,重现朱子的生活场景。此外,还结合“朱子在莒”佳话典故,打造了以“寒泉精舍—云庄书院—马伏十景”为主线的“朱子文化‘莒’游”品牌旅游路线。

莒口镇党委书记周天翼表示:“寒泉精舍文化园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一处重要的文旅景点。修复寒泉精舍,打造游学研学基地,希望把朱子的思想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弘扬出去,促进建阳文旅发展。”

朱子创建的最后一所书院则是在建阳城西考亭,也名考亭书院。朱子在考亭书院期间,著述讲学,吸引汇聚了不远千里负笈而来的学者,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

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余剑飞表示,建阳区借此重点打造考亭片区,培育文化旅游拳头产品,累计投资25亿元,建成考亭书院、建盏文创园、武夷梦华录、观书园、文公堤等21个重点项目;推出互动式朱子文化展演、非遗美食体验、宋代点茶表演、建盏拉坯等新业态;举办大武夷赶山节、朱子祭祀大典等特色文旅活动。考亭村实现由普通行政村到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华丽蝶变,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

建本文化:

从历史中寻找韵味

建阳区书坊乡曾以雕版印刷闻名于世,是古代中国三大刻书中心之一,刻书业历经宋、元、明、清,绵延近千年。建阳出的叫“麻沙本”,也叫“建本”,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浙本”、成都的“蜀本”齐名。

彼时的书坊人“以刀为锄、以版为田”,每月逢一、六为集,客商贩者往来如织,形成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书市。如今,这些繁华浓缩成建本文化体验馆里一块块雕刻着堂号的木牌。

“我们搜集到了100家堂号,可见当时书坊雕刻印刷是多么繁华。”书坊乡乡长王东新表示。

坐在“百家堂号”前的南平市级建本雕版印刷代表性传承人黄行忠正专心致志地雕刻板书:“我现在在做仿刻版,仿照古籍刻印,刻完后印刷装订成线装书。书籍可以作为文创产品进行销售。”

为重塑当日盛景,书坊乡紧扣文化核心轴,因地制宜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提升,并布设建本文化体验馆、建本蜡像动态展示馆、世界小人书(连环画、雕版)博物馆等文化空间,将原本分散的文旅资源有机融合,吸引众多游客和研学团队纷至沓来。

王东新说:“小人书与建本是有所关联的。当时建本首创的上图下文式排版,是连环画发展的雏形。”建本书籍,无所不印,包括小说演义、童蒙读物、日用杂书、戏曲、农书、医书等。建本对书院的兴盛、宋明理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备板、写样、校准、刻板、印刷、装帧……建本的6道非遗制作工艺,书坊乡以蜡像动态的形式一一呈现。在建本蜡像动态展示馆里,游客还可以体验雕刻、印刷工艺,沉浸式感受建本文化的魅力。

王东新表示,书坊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开发、创新发展”的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基因,激发文化活力,主动融入建阳区发展“全域旅游”和打造“四大文化名片”的发展大局中,整合全乡文化资源,串点成线。

建盏文化:

尊古研新再现千年魅力

建盏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建阳独有的支柱性文化产业。自2013年以来,建阳区先后打造建盏文化旅游街、建盏文化创意园,丰富了建盏消费场景,完善了建盏设计、烧制、展陈等基础配套。2017年,建阳被评为中国建窑建盏之都,建盏品牌估值达160.43亿元。

建窑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黑釉盏为大宗,史称“建盏”。水吉镇作为建盏的发源地,仍遗存着长达136米的全国最长的建盏龙窑。从这里的残垣碎片依稀可见昔日那窑火通红、窑烟袅绕的旺盛景象。

水吉镇党委书记彭阳敏说:“建盏是历史留给水吉的独有遗产。近些年,水吉镇党委聚力打造‘建盏小镇’,以‘政府搭桥、政策引路’的方式,谋划建设了建盏交易交流中心、池中建盏大师园、建窑遗址公园保护等一批发展建盏产业重点项目。同时成立了建盏电商(直播)行业水吉片区党支部,逐步推动水吉镇建盏产业规范化发展。”

建盏采用建阳特有的高铁黏土和天然釉矿,高温烧制后显现出不同的斑纹和色彩,每一件作品的釉面结晶均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福建省春盏建窑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姜维表示:“我们这边土地的含铁量比较高,所以才能烧出来这样的釉色。”

在宋代,建盏与青瓷、白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但时光飞逝,随着朝代的演变,建盏逐渐泯灭在岁月更替中。1979年,中国工艺美术学院和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建阳瓷厂通力合作,抽调全国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于建阳瓷厂,对宋代建窑兔毫釉进行恢复研究。

以柴烧兔毫盏出名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家有,原是建阳瓷厂的烧窑工,在此机缘下,许家有开始接触建盏,他回忆:“专家学者头尾研究了3年,在1981年成功复刻。”

许家有是自建盏复兴以来,最早一批接触建盏的传承人。也正因此,40多年来,许家有始终坚持古法工艺,用柴火烧制、以肉眼观测窑温。他表示:“一个东西的传承,就要按照规矩去做。按照规矩去做,才能传承好。”

有接力古法的传承人,也有开拓创新的改良者。同样也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蔡龙,以电烧百花盏闻名。蔡龙说:“传统柴烧温度和时间只能凭经验掌握,成品率低。电烧虽然成品率高,但是要烧出自己的特色需要沉心去研究,否则千篇一律,不具有建盏‘独一无二’的特性。”

蔡龙介绍,与烧制传统建盏不同,百花盏的烧制需要经过两次上釉,釉料多少、烧制温度、烧制时间都会影响盏上呈现的纹彩。再加上南方多潮气,上釉吸附性差,采用电窑烧制,能够方便控制炉温。

如今,建阳区的建盏产业进入了“百家争鸣”时代,全区共注册建盏企业和个体9650户,从业人员超6万人,产值约70亿元。(黄长秋)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