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师生到建阳区开展朱子文化专题研学活动
简介5月12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师生到建阳区开展朱子文化专题研学活动,先后参访了黄坑朱子林景区、朱文公纪念馆、寒泉精舍与考亭书院,通过实地考察、礼...
5月12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师生到建阳区开展朱子文化专题研学活动,先后参访了黄坑朱子林景区、朱文公纪念馆、寒泉精舍与考亭书院,通过实地考察、礼仪体验等形式,深入探寻朱子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历史传承。
在黄坑朱子林景区,研学团队首先拜谒了朱子墓。朱子墓坐落于苍松翠柏间,庄严肃穆的景观让师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对先贤的敬重。通过讲解,师生了解到朱子晚年亲自选定黄坑后塘为安息之地,既因当地山水形胜契合儒家“天人合一”的理念,亦蕴含着其对闽北深厚的情感羁绊。随后,师生们参观了朱文公纪念馆,通过文献与文物展示,系统学习了朱子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及理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在寒泉精舍,师生们回溯了朱子在此著书立说、传道授业的历程,感受其“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而考亭书院作为朱子晚年讲学之地,则成为本次研学的核心场景。师生们在此亲身体验了传统“释菜礼”,通过献芹、诵读祝文等仪式,重现古代尊师重道的礼制,进一步理解朱子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活动中,书院内还举行了《朱子家训》集体诵读,以经典文本为载体,深化对朱子伦理观与家风文化的认知。
在专题讲座与研讨环节,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师生围绕朱子文化的现代转化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将“仁礼一体”“知行合一”等思想融入当代社会治理与人文教育。大家表示,通过实地触摸文化遗存,得以更鲜活地理解朱子理学的精髓,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戴秋霖 叶烯凇)
Tags:
很赞哦! ()
下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到建阳区取景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1月16日,节目组到建阳区进行外景拍摄。当天,拍摄组一行到观书园等景点进行取景,并拍摄了3D立体画爱好者张世先用粉笔和木炭在地面上创作裸眼3D立体画。《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百名人才联百村”助力春耕
2月19日,在建阳区宝山街道回瑶村小满家庭农场,科技特派员廖海林(右)正指导农户如何选品育种,为春耕做好准备。连日来,南平市建阳区实施“百名人才联百村”行动,组织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等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春耕生产,根据各村种植特色,为基层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服务,确保技术供给不断档,助力春耕备耕【网络中国节·端午】建阳区宝山街道举办端午主题活动
6月15日,建阳区宝山街道南阳社区举办“‘粽’情端午节 巧手做香囊”主题活动。佩戴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社区志愿者介绍了端午香囊的由来与习俗,并与居民们一起动手缝制香囊。活动还设了有奖健康知识竞答环节。(孔祥倩 黄诗琪)建阳区城管局:“小”盲道关乎“大”民生, “微整治”带来“大便捷”
盲道,不仅是服务视障人士出行的一条窄窄的凹凸小道,还是一种能让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性设施,更是一座城市人文关怀和城市包容性、文明度的体现。一个便捷、完善的无障碍环境能为大家提供便利,改善残障人士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每个人能够平等地享受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及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让更多群众公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