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文明旅游|看全网爆火的“悟空”在闽北“七十二变”

水吉镇2024-08-26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顺昌博物馆里的“齐天大圣”像 (徐华山 摄)大圣信俗文化节上的“大圣巡安” (徐华山 摄)大圣信俗表演——打油锅(徐华山 摄)建西镇际会村“五圣”参与郑坊镇峰岭村大圣文化习俗活动(徐华山 摄)连日来,我国首款3A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呈现和震撼的游戏体验,赢得广泛关注。“悟空”是不少国人心中的“顶流”,实际上,闽北不乏“大圣”印迹。今年8月20日(农历七月十七),顺昌县郑坊

顺昌博物馆里的“齐天大圣”像 (徐华山 摄)

大圣信俗文化节上的“大圣巡安” (徐华山 摄)

大圣信俗表演——打油锅(徐华山 摄)

建西镇际会村“五圣”参与郑坊镇峰岭村大圣文化习俗活动(徐华山 摄)

连日来,我国首款3A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呈现和震撼的游戏体验,赢得广泛关注。

“悟空”是不少国人心中的“顶流”,实际上,闽北不乏“大圣”印迹。今年8月20日(农历七月十七),顺昌县郑坊镇峰岭村便举办了大圣信俗文化节,巧合的是,当天正是《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的日子。

南平顺昌县是大圣信俗文化的发祥地,被海内外大圣信众共同尊拜为“大圣祖地”。

据考究,顺昌大干镇宝山的“双圣庙”比《西游记》至少早200年。

为什么顺昌会成为“大圣祖地”?此“大圣”又与《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有着怎样的联系?大圣信俗文化传递着怎样的精神力量?走进顺昌,了解“悟空”,让我们解答这些疑问。

灵猴“封神”

在顺昌境内的宝山山顶,有一座宝山寺。寺庙的圣祖祭台,是由自然造化的“猿头”圣祖峰,和人文砌筑的祭台以及香炉共同组成,堪称“天造地设”。

这也是自远古以来,顺昌人原始动物崇拜的实物见证。

那么,为什么古代顺昌人会崇拜猿猴?

这得从闽北的自然环境说起。《宋元地方志·三山志》记载:“福建山多林密,乃猿猱之墟”。

地处武夷山脉南麓的顺昌县,境内山峦起伏。除东南部外,边境均有千米以上的群山环抱,地貌复杂且相对封闭。

山多林密的环境,为猿猴的生存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南平地区志》记载:“闽北民间信仰源远流长,有闽越先民动植物崇拜的残余形式,有中原汉民族早期南下带来的中原神祇信仰”。

在生活环境十分艰难的古代,民间“崇鬼神,尊巫觋”。底层百姓们借“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来对抗现实生活的恐惧,亟需一位“平安保护神”来护佑家园。

在顺昌特殊的自然地貌和传统文化习俗影响之下,人们渐渐形成了灵猴崇拜的观念。

“保护神”的职责,落在了当地灵猴身上。百姓对猴类的敬畏之心,演变成了为其建祭坛烧香上贡,祈祷保佑。

可见,“崇猴”,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晶。随着几次中原人士入闽,顺昌的原始崇猴习俗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通天大圣”信俗。

宝山寺的圣祖祭台,就是客观存在的顺昌先民大圣崇拜的原始图腾,佐证了远古以来当地民众的猿猴崇拜活动。

较早的“崇猴”遗迹,还有元坑镇曲村的通天大圣祭坛,起竖行阴刻:“三山长邑大匠张天赐造,本坊主缘张骏忠建”两行铭文。经过考证,祭坛建于元代至正年间。

据统计,目前顺昌境内登记在册的大圣文化历史遗存达120余处,登记在册有“通天大圣”祭坛66处,“通天大圣”祭坛遗址18处,庙宇9处。全县还有以“通天”为地名的地方共72处。

大圣信俗,不止在民间有影响力。

明正德版《顺昌邑志》“贡赋志”中记载:“通天神会课钞二十三锭三贯二百文”,说明通天大圣信俗由于受众广泛、活动众多已上升到官府的日常管理事务,并特设“通天神会”这一独具顺昌特色的税种进行征收,所得专项用于举办通天信俗活动。

此外,随着外来宗教的传入与融合,佛教与印度教的崇猴信仰对于福建大圣的形象和神职功能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圣“走红”

经过岁月洗礼,灵猴崇拜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

这也得益于“天时地利”——闽北发达的印刷业和建本的传播。

南宋时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闽北逐渐成为文化繁荣区域,其中刻印业尤为发达。闽北成为全国通俗小说雕版刻印中心,印制发行了大量的平话、戏曲通俗本。

这些说书、戏曲等文艺形式的创造,需要好的题材。而顺昌大圣信俗中的神猴形象,恰好适合。

于是,“大圣”逐渐被刻印故事家所吸纳、采用和改造,并运用故事加工手法,促进广泛流传。据专家考证,朱鼎臣本《西游记》(即《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即《新锲唐三藏出身全传》)均为建本。

民间文艺总是不断演化和丰富。“通天大圣”,又演化发展出了“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神通更为广大,自然更为人民所喜爱,又反过来影响了顺昌大圣信俗文化。

在顺昌宝山南天门右侧有一石头小屋,内为“双圣”墓,两通石碑分刻“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断损的石建筑构件上阴刻纪年款“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维大明嘉靖二十七年”,以及墓冢形制、碑铭图案等分辨。

由此可见,“双圣”墓为元末明初之际的历史遗存,早于吴承恩《西游记》成书 200多年。

有研究显示,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作品的时候,不仅是改良了前人作品,还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吸纳建本中关于“大圣”的故事以及顺昌大圣信俗文化元素,来丰富书中人物形象。

由于吴承恩《西游记》的影响力,小说中“齐天大圣”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还导致了福建新一轮的大圣信俗文化建构。

一些地区的猴神崇拜渐被“齐天大圣”崇拜所取代,如宁德、福州一带不少原本是红毛猴丹霞大圣的庙宇,后改称为“齐天大圣”庙宇。

“偶像”标杆

时至今日,大圣信俗文化已与现代精神文明相结合,释放出满满正能量。

在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传播过程中,大圣信俗文化已经凝练成以“自由灵动、打破束缚”的开拓精神和“不畏艰险、自信勇敢”的冒险精神为灵魂的精神内核。

从原始猴文化开始,猴形象就有着自由自信、战斗不屈的鲜亮性格底色。在猿猴崇拜演变为大圣崇拜后,人们赋予大圣不畏艰险、洒脱勇敢的品质,即使是身处艰难险境,也不减损乐观自信的本我。

这样的精神内涵,在顺昌代代相传。如在顺昌各乡镇,一直保留着祭祀“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的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七月十七,郑坊镇峰岭村的男女老少,都会举行“大圣”庆典活动。从凌晨开始,一天的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巡游、打糍粑、过火山、打油锅、化替身,直至深夜方散。这其中,“过火山”“打油锅”的表演,表达的就是民众不畏艰险的精神。

正因满满“正能量”,大圣信俗文化在海峡两岸、东南亚等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

历史上闽北及顺昌有人去到台湾后,把大圣信俗文化等也带入了台湾。

远离家乡开辟新生活,大圣信俗文化中的开拓精神和“不畏艰险、自信勇敢”的冒险精神,极大鼓舞了在外游子,成为奋进的力量。

在台湾,大圣信仰亦很普遍,民众称“齐天大圣”为“大圣爷”“大圣王”“猴子公”。据有关资料统计,台湾的大圣信众超过300万人,主祀和配祀“齐天大圣”的宫庙上百座,其中最早的可上溯至明代。

闽台两地大圣信俗无论是构成、内容还是功能、特性都极其相似,都显示出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表明了海峡两岸大圣信俗的同根同源。

针对台湾庞大的大圣信众群体,2009年顺昌大圣信俗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后,积极推动顺台大圣信俗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化。时至今日,大圣信俗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两岸覆盖面最广的联谊活动之一。顺昌组织的两岸大学生“大圣文化研习营”活动,目前已被国台办确认为全国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在东南亚地区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大圣信仰也较为流行。相比于福建其他民间信仰,东南亚大圣信仰波及的方言族群更多。

顺昌宝山“大圣祖庙”每年都会迎来海内外大批归祖拜谒的信众进行分灵传续,其作为祖地的地位为台、港、澳地区,以及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的民间信仰团体和信众广泛认同。

大圣信俗文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闽人智慧的代表性内容,是福建“山尊大圣、海祭妈祖”民间信俗格局的组成部分;也是福建山海文明敢于拼搏的精神体现。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福建日报“闽人智慧”编辑部、顺昌县融媒体中心、顺昌县大圣文化课题组、大武夷文旅)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