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访谈|南平市水利局:坚定不移深化水利改革 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水吉镇2024-10-12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我市聚焦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坚持将水资源的生态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对水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了重点任务。如何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在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上贡献水利力量?日前,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旭晖接受了采访。建体系,抓机制水利工作有力有效问:新时代新征程上,市水利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有哪些亮点成效?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我市聚焦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坚持将水资源的生态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对水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了重点任务。如何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在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上贡献水利力量?日前,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旭晖接受了采访。

建体系,抓机制

水利工作有力有效

问:新时代新征程上,市水利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有哪些亮点成效?

答:近年来,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推动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在“硬件”上,紧紧围绕防洪减灾谋划建设水利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堤防232公里,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约194公里,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约404公里,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5座,建设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库枢纽10座。在“软件”上,牵头出台《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通过立法明确10县(市、区)防洪标准;建立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为各级各部门抗洪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完善水库雨水情监测设施,实现中小型水库和堤防智慧化监管。2023年1月,南平市水利局被评为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7月,全市水利系统5个集体、19名个人,被市委表彰为防御“6·9”极端暴雨洪涝灾害突出贡献和优秀集体及个人。

二是建立健全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创新建立“巡河交水制”,各级河长系统化“巡”、清单化“改”、责任化“交”,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前后任一盘棋”的治水新格局。持续拓展延伸,闽浙赣交界县(市、区)开展跨省域、市域巡河交水。联合市委组织部建立河湖长巡河交水结果备案制度,深化结果运用。全市共开展巡河交水1571次,338名前后任河长开展离任交水,摸排整治污染源679个。1至8月,全市51个主要流域国控省控断面、82个小流域断面、159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I—Ⅲ类比例均达100%,I—Ⅱ类水质比例分别达98%、98.8%、97.5%。2023年度我市在全省河湖长制工作考评中位列第一,南平市获评全省2023年河湖长制正向激励设区市,并在今年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巡河交水工作被生态环境部列入2023年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典型经验做法,并在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简报刊登宣传。全面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坚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两手抓,截至2023年,全市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3.8%,比全省平均值高0.85个百分点,2020年、2021年、2023年均获得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考评优秀等次。探索研究“茶园梯壁斜孔种植麦冬防治水土流失技术”,为茶园水土流失防控提供了新路径,被纳入2022年度福建省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指南。率先探索河湖碳汇开发,联合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通过卫星遥感、激光雷达、AI大数据建模等不同角度和尺度开展综合监测分析,建立全国首个大江大河碳汇《闽江上游河流湖泊及沿岸植被生态系统碳汇开发》标准及方法学,拓宽了“两山”转化路径,填补了国内河湖碳汇开发领域的空白,并为国内其他大江大河的碳汇方法学编制提供南平经验。

三是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利用体系。水资源配置格局持续优化,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构建“城区大水厂+规模化水厂+小型供水工程”覆盖县域农村百姓的安全供水体系,打破城乡“二元化”供水格局,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让城乡百姓同饮“放心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43.128亿元,占规划投资的39.23%;规划建设规模化水厂79处,已建成17处;建成小型供水工程67处;已建设管网4812公里,受益人口142万人。水资源优势实现价值转化,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建立“链长+链主+专班”“指挥部+公司”机制,加快发展“一瓶水”生态产业,把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先后编制《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白皮书》《南平市水产业规划》等,高标准规划建设4300亩水产业园,形成以武夷新区水产业园为核心、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发展的“一区、多点”产业格局。开展多元化招引,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包装水龙头企业落户南平。2023年全市水产业产值达8.77亿元,同比增长78.98%。

明方向,绘蓝图

全面深化水利改革

问:市委全会对水利工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哪些重要部署?如何理解这些改革部署的重要意义?

答: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南平市委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平实践的决定》,其中对水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主要围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市级水网规划、水产业发展、河湖长制等方面作出改革规划,既符合中央、省对新时代水利工作的大政方针,又紧密贴合南平水利工作实际,积极回应了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水利事业的新要求,具有导向鲜明、紧扣实际的特点,对于我市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等深层次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为做好下阶段水利工作提供了遵循。

强保障,助发展

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问:如何推进落实,让这些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答:下阶段,水利部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全面落实市委改革工作要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进市级水网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为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是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紧抓南平大水网建设,立足南平大水网规划,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以一江八溪主要水系为纲,重点开展防洪水库规划及堤防提升,辅以河道治理,形成安全可靠、通畅可蓄、绿色生态的主干水网基底。加快启动编制《南平市“十五五”水利建设专项规划》,聚焦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等方面,谋划一批重大水利项目,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切实提高我市防洪减灾、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

二是推动水产业全链条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一瓶水”产业发展部署,认真落实“链长+链主+专班”“指挥部+公司”机制,梳理产业链条,制订“一链一策”,因地制宜推动各县(市、区)发展水产业链。进一步摸清水资源家底,强化水资源勘探成果运用,加大南平矿泉水、地热等优势水资源宣传力度。推动国企介入开发,落实产业空间布局用地,瞄准行业龙头精准招商,重点在巩固包装水、茶饮料产业基础上,做好功能水产业招商突破。聚焦强链、延链、补链,构建为水产业发展服务的包装印刷、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全市水产业全链发展。

三是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坚持巡河交水常态长效,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做到系统化“巡”、清单化“改”、责任化“交”。聚焦“四个全域”目标,紧抓水质提升,常态化开展污染源排查整治。拓展延伸巡河交水区域、广度,推动闽浙赣交界县(市、区)开展跨区域联合巡河交水,总结提升跨省域、市域、县域、乡域、村域五级联动治水新经验、新做法。将河湖“四乱”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施线上审核、跟踪督导、线下复核、会商研判、回头看“五步工作法”,推动河湖“四乱”问题销存量、遏增量。坚持以数字赋能河湖监管,运用好“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机制,增强河湖管护水平,提升河湖生态。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