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南平市农科所羊肚菌研究喜获新进展——羊肚菌科研项目通过测产验收
简介二月的南平,还沾着新年的喜气,也迎来了春日的欢愉,凛冬离去,霜融草青,仿若一幅山水画卷,铺展在春暖花开的田间地头。2月13日上午,南平市农科所召开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羊肚菌大棚层架筐式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21N0053)中期测产会,对溪口科研试验基地羊肚菌大棚层架筐式栽培示范点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测产专家小组由省、市等三位食用菌专家组成。以上图片为专家组测产验收现场在大棚层架筐式栽
二月的南平,还沾着新年的喜气,也迎来了春日的欢愉,凛冬离去,霜融草青,仿若一幅山水画卷,铺展在春暖花开的田间地头。
2月13日上午,南平市农科所召开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羊肚菌大棚层架筐式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21N0053)中期测产会,对溪口科研试验基地羊肚菌大棚层架筐式栽培示范点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测产专家小组由省、市等三位食用菌专家组成。
以上图片为专家组测产验收现场
在大棚层架筐式栽培羊肚菌示范现场,专家们按照测产方案,认真、细致地进行样区划定、随机取样、采收、称重、统计等测产操作,测产结果为第一潮平均鲜菇产量526.4 g/m2,超过项目要求产量技术指标(500 g/m2)。南平市农科所开展食用菌技术研究已近40年,以刘福阳副研究员为主的项目组成员从事羊肚菌研究已近十年,针对羊肚菌现阶段设施大棚栽培模式中存在的大棚利用率低、羊肚菌连作有障碍及设施大棚难以实施水旱轮作等系列生产问题,开展了大棚层架筐式栽培羊肚菌技术研究,对适宜层架筐式栽培的品种、土壤类型、外源营养袋配方及数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优化研究,实现了设施大棚立体栽培和可循环利用.专家组一致认为,大棚层架筐式栽培羊肚菌的新模式是可行的,解决了羊肚菌“离地”栽培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高产,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同时解决了大棚内土壤轮作问题,为我省羊肚菌产业的发展探索了新的栽培模式。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羊肚菌的栽培驯化研究,经历了仿生栽培、堆木栽培、菌根化栽培等模式,直至本世纪初,首次在川渝地区成功实现了以外源营养袋为核心技术的羊肚菌大田栽培,并于 2012 年走上商业化生产道路。随着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大田栽培“靠天吃饭”的弊端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栽培成功率和栽培效益。通过创新栽培模式,在设施大棚内搭建层架进行筐式栽培,每亩有效栽培面积可达1600 m2,按目前市场价鲜菇每斤60元计算,每亩产值近10万元,有效提升栽培稳定性和单位效益。通过羊肚菌栽培新模式及配套技术的探索与熟化,“西菌东种”可以为我省食用菌产业开辟新品种,拓宽富民增收新路径,实现农业增质、农民增收,共谱乡村振兴之路。 (王怡暄)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邵武要闻 | 邵武市第二届邵商大会隆重召开
4月3日,邵武市第二届邵商大会召开,陈显卿在会上致辞 万琪 摄郭绯红(右)颁发2022年度育才奖教基金“清北”专项奖 万琪 摄招商成果展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石献凯 摄大武夷新闻网讯 4月3日,邵武市第二届邵商大会在黄峭广场会展中心隆重召开,300多名民营企业家与外地乡贤企业家齐聚邵武,共叙浓厚乡情、共谋发展良策。南平市委常委、“福”在南平·见福建阳|建阳区宝山街道开展“迎新春 送福联”活动
11日,建阳区宝山街道开展“迎新春 送福联”活动,组织各社区志愿者为居民写春联、送“福”字,送上新春的祝福。图为志愿者在黄花山社区为居民创作春联。 (孔祥倩 陈可 摄)[责任编辑:陈琳]寨里镇开展免费健康体检进乡村活动
为推进全民健康网格化工作,切实保障网格居民身体健康,掌握网格内老年人健康水平,日前,光泽县寨里镇“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前往桥亭村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残疾人等进行免费健康体检。</p><p>活动开始之前,医务人员就提前通过电话和入户建设银行南平分行开展征信主题宣传活动
6月9日至6月13日,建设银行南平分行组织全辖十县市支行开展“十年征信路 奋进新征程”暨“6.14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征信主题宣传活动。该行通过网点宣传和外出宣传结合的方式对个人信用报告、企业信用报告展示的内容、如何查询个人及企业信用报告进行全面宣传解读,向社会公众宣传关爱自身信用记录,正确、合法地维护自身征信权益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