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咏诵传唱朱子文化 品听寻味武夷山水——《大儒朱熹——走进朱子大型交响咏诵会》演出侧记
简介“习习南风,吹绿了闽北大地。巍巍武夷,试与泰山比高齐……”5日下午15时,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传出袅袅天籁,一曲男女混声合唱的歌曲《凝望那座丰碑》拉开了《大儒朱熹——走进朱子大型交响咏诵会》演出序幕。演出现场凝望那座丰碑,那是朱熹树在后人心中的丰碑。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歌声缓缓唱道:“鞠躬尽瘁,只为道统能传承。死而后已,一座丰碑矗武夷。
“习习南风,吹绿了闽北大地。巍巍武夷,试与泰山比高齐……”5日下午15时,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传出袅袅天籁,一曲男女混声合唱的歌曲《凝望那座丰碑》拉开了《大儒朱熹——走进朱子大型交响咏诵会》演出序幕。
演出现场
凝望那座丰碑,那是朱熹树在后人心中的丰碑。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歌声缓缓唱道:“鞠躬尽瘁,只为道统能传承。死而后已,一座丰碑矗武夷。”
仰望这座丰碑,令人心生敬意,它是怎样铸成的?咏诵会进入上篇章节,随着旋律穿越回到公元1148年,那年19岁的朱熹告别新婚妻子,即将离开家乡,奔赴科场,写下《远游篇》。朗诵者郑晓晶激情高昂地朗诵着千古名句,一抒朱熹当年壮志:“举坐且停酒,听我歌远游。远游何所至,咫尺视九州……”
原文朗诵《远游篇》
极具感染力的朗诵,展示着经典的语言魅力,令观众沉醉其间。而后感悟歌曲接替上演,运用浅显易懂的现代语言娓娓道出朱子的生平:歌曲《心路》由朱子的两首诗《观书有感》《春日》合成,带领观众领略着这位旷世大儒的“心路”世界;歌曲《千古书院》,追忆绵绵时光,来至屏山下鹅湖畔,聆听书声朗朗;歌曲《千载德犹馨》唱颂着“朱张会讲”的千古佳话;配乐散文诗《宽阔心胸》道出了朱熹“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和脊梁;歌曲《大成殿里有文公》讲述朱熹穷毕生之力完成《四书集注》,成为大成殿十二哲之一,激情奔放的旋律加上王鹤翔、冯硕两位演唱者大气磅礴的演唱,将演出推进至上篇章节最高潮。
歌曲《社仓颂》
京剧歌曲《丹心可鉴》
咏诵会转入下篇章节。歌曲《自警》《社仓颂》《国以民为本》《气节》《丹心可鉴》等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分别运用美声、京腔唱出了朱子甘于恬淡、心系贫苦百姓的修养,嫉恶如仇、公而忘私的气节以及以民为本的思想。
尤值一提的是原文朗诵《朱子家训》节选,舞台上,14位稚气未脱的孩童跟着韵律齐声颂读,稚嫩的声音铿锵有力,赢得观众掌声连连。
来到演出尾声,配乐散文诗《千年问答》由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震撼朗诵,声声震耳欲聋,声声催人奋进:“以文宏业,以文培元,在源头中我们痛饮琼浆;礼敬先贤,超越先贤,在活水中我们海纳百川……”
配乐散文诗《千年问答》
随着《九曲溪的歌唱》唱罢,《大儒朱熹——走进朱子大型交响咏诵会》圆满落幕。咏诵会通过经典原文朗诵、配乐散文诗朗诵、感悟歌曲演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灯光和屏幕演示等多样舞台手段,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朱熹这位大儒的精华思想和卓越实践。主创团队通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形式,让平时沉闷、不能语的“高大上”传统文化接地气,更有可观性和趣味性,让观众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增强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保护。
中央歌剧院首席常任指挥袁丁认为,“这台演出从音乐性上来说,可谓丰富多样,既有独唱,还有二重唱、四重唱,以及童声朗诵,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视听享受。”
演唱家、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王鹤翔告诉记者:“我参与了《大成殿里有文公》《气节》两首歌的演唱,最有感触的是朱子如梅花凌霜傲雪的气节,每一次演唱都有着不一样的触动。”
“我们很高兴来到北京参加演出,我们朗诵的作品是《朱子家训》节选,从中学到了很多,像是家训中提到的要‘敬老者、爱幼者’。”来自福州歌舞剧院青少年艺术团10岁的王梓钰、6岁的范梓瞳说。
一场启迪思想的咏诵会,对演员来说是一次学习经典的难忘经历,对观众而言也是一次净化心灵的精神洗礼。
“我的专业方向是研究朱熹思想,对朱熹和音乐都很感兴趣,听闻这次演出把朱熹思想和音乐相结合,觉得很是新颖。”听完咏诵会,清华大学博士生王天煜直呼收获颇丰,“感谢福建南平市委市政府参与组织这次活动,让我们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也更深入了解到朱熹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对朱子文化的传播很有助益。”
北京府学胡同小学老师张睿表示,这是一次视觉、听觉双重沉浸式的享受,用交响乐的形式讲述了朱子的一生,听后很是触动和启发。
北京南平企业商会副会长寿德俊说:“这场演出既体现了朱子文化魅力,又展示了武夷山水秀美,我身为武夷山人感到特别自豪。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演出,让更多人真切感受到包括朱子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Tags:
很赞哦! ()
上一篇:我市召开林长专题会
下一篇:南平各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随机图文
文化进万家 | 南平延平:深入推动文化惠民工程 展现 “闽江之珠·门户城市”独特魅力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8月6日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阵阵轻快悦耳的歌声和乐器声从延平区黄金大厦前市民广场传出,一场由延平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文化惠民活动在此举行,引得不少市民朋友驻足观看,间或响起的热烈掌声,给红火的夜市经济留下一个生动注脚……2023年开春以来,延平区委、区政府持续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和街头文邵武实现毛竹全利用,可生产1000多种竹制品
位于邵武的福人集团森林工业有限公司利用竹屑、竹刨花等下脚料,生产无醛竹刨花板等绿色产品。大毛竹可生产竹条压竹胶板、家庭筷和精美的竹家具,小毛竹可拉丝生产一次性竹筷、烧烤串,竹兜单独锯下来可做刀叉勺,竹下脚料可生产竹刨花板、活性炭、机制炭乃至种植竹荪……在邵武,人们依靠现代工业技术,实现全竹利用、全链条开发,据统秸秆还田 助力再生稻二季再丰收
秋风习习,稻谷飘香。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加速运转,把沉甸甸的金黄稻谷收入“囊”中,从尾部吐出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沿着收割机的路线整齐地喷洒在田间,一排排整齐的稻桩留在了田里……近日,在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千亩连片再生稻示范区,再生稻第一季已陆续完成收割。先前收割留下的稻桩已经抽出新绿的稻苗,为第二季丰收做好金坑乡:土地流转“转”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平时人都在市区,田也没人种,现在靠土地流转还能有租金,加上自己务工收入,每年能挣双份钱!”金坑乡重下村村民老刘喜气洋洋地说道。据悉,金坑乡连年来坚持撂荒地整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不断加强党建引领,深化“跨村联建”,将成熟的经验做法由点及面在全乡推广,通过“小田变大田”等举措,推动流转农田向“优质、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