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袁超洪: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简介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共南平市委书记 袁超洪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了重大部署和安排。南平是闽江源头、福建生态屏障,“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共南平市委书记 袁超洪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了重大部署和安排。南平是闽江源头、福建生态屏障,“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好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和“两山”转化的“先行者”,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展现南平作为、贡献南平力量。
2023年3月15日,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右二)赴武夷山市调研茶产业。(罗光耀 摄)
深刻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更加自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南平最大的特色是绿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南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一致,与“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一致。人类自诞生起就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时期,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进入新时代,我们只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难题,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焕发勃勃生机。
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发展新境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刻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和精髓所在,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继承和创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环境优化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对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深刻把握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武夷山,绿水青山间给我们谆谆嘱托:“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对南平来说,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牢记殷切嘱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重要指示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省委对南平“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定位的重要路径。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地,就是要动员全市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通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上奋勇前行
党的二十大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系统性、综合性的思路。南平市将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聚焦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持续在护绿、扩绿、转绿上下功夫,努力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头、作示范。
在护绿上走前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叮嘱南平:“发展经济决不能牺牲环境,一定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上讲发展。”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特别是把保护国家公园作为“国之大者”,积极谋划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全力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国家公园试点以来新发现物种17个。2022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9%,连续7年居全省第一,Ⅰ~Ⅲ类水质优良率100%,主要流域断面水质全省第一,生态文明建设和“林长制”两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全市域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数量居全国第四。新征程上,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坚决守住红线,发挥好“林长制”“河湖长制”指挥棒作用,深化生态联合执法、“林长+河湖长+公检法三长”等工作模式,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狠抓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抓好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崇阳溪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深化“水气土废”共治组合拳,持续涵养“天蓝、水清、地绿”的良好生态。争创绿色“金牌”,积极推动全市域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一批国家级试点示范,充分发挥绿色“金牌”的示范带动效应,整体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在扩绿上当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增加绿化面积,提升森林质量。”近年来,我们不断厚植绿色生态底色,森林覆盖率达78.89%、全省第二,森林蓄积量1.93亿立方米、全省第一,成功策划并交易全省第一笔林业碳汇项目及全国第一个竹林碳汇项目。新征程上,我们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着力提升生态功能,加快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武夷山脉区域生态保护、国家海绵城市示范等重大项目,推动建立乡土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库,持续优化林分树种结构,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着力增强碳汇能力,加快实施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搭建市级“一元碳汇”项目交易平台,拓展“碳汇+”应用场景,提升农、林、竹、茶等优势领域固碳能力,努力在碳排放计量、碳汇开发、碳金融上走前头。着力倡导绿色生活,深入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推动建立“碳普惠”机制,提高全民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循环发展、永续发展理念。
在转绿上见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南平:“要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近年来,南平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两年来共落地400多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达650亿元,完成技改投入227.5亿元,单位GDP能耗两年累计下降5.215%,“森林生态银行”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产业的差异性适应资源的差异性”,加快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产业,聚焦资源优势转化,融会贯通“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以文化赋魂、科技赋能,通过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积极培育壮大旅游、茶、竹、水、肉鸡等“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加快打造富有南平特色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抓好绿色转型,鼓励支持现有存量企业绿色转型,大力推广绿色转型贷,建立绿色低碳改造企业“白名单”,大力推进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项目准入,坚决摒弃“捡到篮子就是菜”的思想,严格落实产业招商引资白名单制度、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项目入园负面清单,在产业准入、项目落地等方面严把关口、守好门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全省唯一一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试点,全面推广“森林生态银行”模式,用好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形成更多绿色发展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为深化生态省建设提供更多南平经验。
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秀美风光(陈美中 摄)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兼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身份的国家公园。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园考察时叮嘱我们“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这一重要指示,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全新阐释,也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在深入调研以及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1001.41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外,划定425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用“环带”这个“外圈”保护国家公园这个“内圈”,积极探索打造充分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先行地和示范区。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始终牢记“生态保护第一”的嘱托,坚持“国之大者”政治担当,以环带建设为抓手,着力在国家公园保护建设上走前头、作示范。加强保护修复,持续加强遥感技术、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监测管理集成应用,增强环带区域生态屏障稳定性。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南平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科考等研究院(基地),更好地为保护国家公园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加强立法保护,探索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对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的保护,积极创新国家公园运营机制,进一步明确特许经营项目开设原则、项目范围、社区参与及监督机制等;进一步创新司法模式、优化执法方式,推动生态立法、司法和执法相统一,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机制保障,健全圈内圈外协调联动的局地联席会议机制,全面系统推进国家公园协同保护和发展。
争当探索“两山”转化的“先行者”。始终围绕“绿色发展”要求,把国家公园作为最大生态产品,把环带作为“两山”转化的实践基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让环带区域含绿量更高、含金量更足。做精做强文旅经济,积极推进“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建设,将分散的自然风光、山水田园、传统文化、人文景观等点状空间与资源“串珠成链”,创新推出“跟着习近平总书记打卡武夷山”“朱子文化研学之路”“国家公园探秘游、科考游”等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一批充分展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特征的文旅项目,推动“好风景”变为“新体验”。做优做大绿色经济,用好国家公园及双世遗品牌,深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推动茶、竹、水、文旅等生态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发挥科特派发源地优势,加强与院士团队合作,搭建“绿色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用科技的力量助推“两山”转化,真正让生态优势变成竞争优势、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
争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圈”。始终锚定“民生改善”目标,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突出文化惠民、生态利民、绿色富民,推动国家公园内外加快走向共同富裕。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在环带区域加快打造一批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形神兼备”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同时,注重发挥好朱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和文明创建中的作用,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环带乡村最动人的风景。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国家公园门户城镇,围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环带沿线老城更新、新城蝶变和中心城区建设,全力补齐各类基础设施短板,积极培育多业态集聚的便利圈、多功能服务集聚的服务圈,让人人可享品质生活、人人都能扎根生长、人人皆有精彩舞台。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我们要紧密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三化五定”闭环落实机制,深化推进增绿提质、增强支撑、增进福祉、增创特色、增固底板,充分激发全市党员干部精气神,着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闽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
社会民生 | 南平松溪:开展打击走私澳洲龙虾专项排查行动
大武夷新闻网讯 近日,松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内农贸市场、冷库、永辉超市、水产店开展打击走私澳洲龙虾专项排查行动,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检查现场,执法人员重点对冷链食品、海鲜水产品经营户相关证照是否齐全、是否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是否有销售澳洲龙虾经营行为、是否有检验检疫证明等方面进行检查 -
南平市庆祝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 数字工匠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在第133个“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即将来临之际,4月26日下午,南平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 数字工匠颁奖典礼在武夷新区举行。典礼表彰先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全市职工凝心聚力实施“三争”行动,落实“五增”目标,为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的工人力量。南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总工会主 -
南平龙村乡召开中考综合保障工作会议
为了确保中考工作规范、平安、有序进行,龙村乡党委书记杨艳一行前往龙村实验学校考点关心指导中考考务工作,现场查看了用电室、视频监控室、保密室等关键场所,详细了解了考点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关注考务安排、后勤保障、考生安全等工作。杨艳强调: 中考关乎万千家庭、关乎考生未来,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本着对考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学 -
延平要闻 | 延平区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
大武夷新闻网讯 为深化法治建设,进一步增强辖区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育民族责任感,连日来,延平区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以及爱国教育主题活动,营造全区上下“学法、知法、守法”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3月10日晚,延平区妇联联合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南平市青少年宫、南平市新华书店等多家单位组织开展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