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简介闽北职院的同学们在三楼村写生。闽北职院设计系和管理系教师赴延平区夏道镇洋头村,为美化乡村环境开展志愿服务。闽北职院的同学们为三楼村做旅游推介,并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面对机遇和挑战,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闽北职院的同学们在三楼村写生。
闽北职院设计系和管理系教师赴延平区夏道镇洋头村,为美化乡村环境开展志愿服务。
闽北职院的同学们为三楼村做旅游推介,并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面对机遇和挑战,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发展面向乡村的新型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断优化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充分激发职业教育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精准培训 知识强农
前不久,延平区洋后大䘵村返乡创业青年刘忠贵重新回到课堂,当了一回学生。但与以往坐在教室学习理论知识略有不同,这次的课程不仅“搬进”了国家级菌草种植示范基地,还有来自厦门大学教授的指导。
2018年,想要扎根农村干出一番事业的刘忠贵,创办了葡萄种植合作社。他坦言,合作社创办之初,在经营管理方面遇到了诸多难题,但更为棘手的是,葡萄销售渠道有限,果实不易保存,创业之路困难重重。“眼下是葡萄的上市季节,外出学习不现实。没想到闽北职院把乡村振兴学院办在了‘家门口’。专家授课、实地观摩,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拓宽销售渠道。”
“在产能过剩的时代背景下,想要提升产品竞争力,卖出好价格,就要求创业者首先做好‘顶层设计’。”福建农林大学朱朝枝教授介绍说,许多青年在创业之初,都没有明确的发展理念。未来,“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养的趋势。随着乡村振兴学院的创办,可以让涉农知识进村入户,让创业青年们少走弯路。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如何为农村创业者送去最前沿的教育资源?校地怎样联手将乡村振兴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为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闽北职院充分发挥高校的师资优势、专业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地方产业需求。
从2021年2月起,闽北职院分别与建瓯市、松溪县、延平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建立起“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培养体制,通过合作办班、定期互访、项目对接、成果推介等形式,共建信息交流平台,寻求优质合作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由学院教师、外聘专家学者和农技员共同组成师资团队,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指导,为乡村“量身定制”培养本土化技能型人才。
闽北职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詹永珍介绍说,自乡村振兴学院成立以来,共组织了十多期培训,涉及小吃制作、基层农技推广、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三茶”统筹发展、果蔬栽培技术、畜牧业科学养殖技术等,培养学员近1300人。培养了一批批来自乡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专家指导 技术惠农
在建瓯市南雅镇太平村,一些种植户的田地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尿素,土壤酸化现象日趋严重。为重新激发土壤活力,确保作物增产增收,2021年,闽北职院建瓯乡村振兴学院与集美大学共建实训基地,向当地三家果蔬合作社捐赠了30吨集美大学自主研发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这种调理剂具有改良土壤酸化、实现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步增长等多种功效。
专家们不仅给农民们带来了农资上的帮助,还时常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解决种植实际问题。“学院积极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旨在引导农民实现科学种植,提高收入。通过‘农资+技术’的有效帮扶方式,将科特派制度落实到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闽北职院党委书记谢友平说道。
闽北职院食品系副教授谢善慈曾获全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服务期间,谢善慈将科特派工作由个人科技服务上升到推进“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中去,带动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创建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新项目,为返乡青年和周边农民增加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多项技术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谢善慈指导的《菇力神酶——利用食用菌菌丝酶激活技术助推食用菌产业升级》,是闽北职院助力乡村振兴创业项目,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全省一等奖。产品通过生物酶激活技术,可缩短20%至25%的灭菌时间,发菌满袋提前15天,污染率控制在0.1%以内,不需要使用农药杀菌剂,产量提高20%以上,优质菇比例提高25%。项目团队目前拥有发明专利1项,外观包装专利1项。通过科普惠农助农服务,开展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助力食用菌栽培提质增效。
闽北职院通过校际间的合作交流,集聚一批专家团队,并充分调动学院教师力量,为乡村振兴各方工作提供智慧和方案,把更多乡村振兴理论、科研成果、创新技术辐射到农村。
产教对接 合作兴农
“刚刚走进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在延平区茫荡镇三楼村与您见面。首先要为大家推荐当地特产高山蜂蜜……”这是闽北职院喜马拉雅产业学院的学生们开展直播带货的一幕。
今年3月份,一场主题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好风景好经济好生活,赋能乡村振兴”的研讨系列活动在三楼村展开。研讨活动由闽北职院联合集美大学、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延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研讨会上,各界专家学者就如何利用学院专业优势,规划乡村生态资源,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进行“把脉问诊”。闽北职院发挥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在三楼村开发出旅游示范基地、实训写生基地、直播带货基地。学校党委组织部还与延平区茫荡镇党委的双方代表在现场签订“四联四促”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协议书。未来闽北职院将结合工作实际,汇聚社会各界力量,为乡村振兴探索新思路,拓展新空间。
2021年12月10日,闽北职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到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洲头水美乡村旅游项目开展研学活动。旅行线路设计、导游词撰写、茶洋窑拉坯体验等研学项目,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专业技能。为创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闽北职院和福建省洲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双方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进一步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秋已至,暑未消,前往三楼村或是斜溪村游玩的市民依旧众多。村里处处可见闽北职院的同学们留下的彩绘、艺术装饰品等,年轻蓬勃的力量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乡村的“外貌”和“内在”。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等重要职责,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闽北职院敢为争先,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闽北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叶世森如是说。
(本篇文章配图均由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五一”打卡大武夷|来延平,开启“黄金水道”闽江航线之旅
五一出发——来延平开启“黄金水道”闽江航线之旅百合仙子带你游延平城位于闽江起点。一江碧水,一城人文,一脉青山组成了风光旖旎的延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延平湖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沿线有土目洲岛、大洲岛、杉湖岛、白鸽群岛等岛屿以及太平茶洋窑遗址、宋元碌石鬼摩崖石刻、炉下斜溪洲头等景点。延平湖两岸民俗风情浓郁顺昌要闻 | 南平顺昌:“党建引领”一网融合 打造全民健康“升级版”
大武夷新闻网讯 为庆祝建党102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省委“三争”行动,落实南平市委“五增”目标,6月30日,顺昌县卫健局组织顺昌县总医院,带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到建西镇慈太村开展“医心向党迎七一,签约义诊送健康”机关联乡村活动,共促党建、共谋振兴、共享医疗。签约服务现场,专科医生详细询问患者基本情况,提供延平要闻 | 林建全票当选南平市六届人大代表
大武夷新闻网讯 3月15日上午,延平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召开,延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春,副主任廖兴玉、吴跃春、段闽杰,一级调研员吴永辉和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出席会议。 会议认真学习传达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补选南平市六届人大代表。南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副市长、代市长林建全票当选南平市六届人大代南平市延平区文体路338号(武夷香榭小区)D栋2号店面三年租赁权竞拍公告
受委托,定于2023年3月6日上午9:00 ,通过延平区阳光平台(http://ypygpt.zgpm.com/)举行公开网络竞拍:一、竞拍标的:南平市延平区文体路338号(武夷香榭小区)D栋2号店面三年租赁权,具体标的详情如下:二、本次竞拍的标的采用(网络)增价式,每次增价为600元或者600元的整数倍。标的自由竞价时间十分钟,十分钟后进入五分钟限时竞价倒计时,如无其他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