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武夷山:“智能八马”助武夷茶再升级
简介“看完整个生产过程,对武夷山茶更加放心了。”3月15日,一些游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八马茶业武夷山生态工业园,感受科技力量。其中,八马茶业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成了热门“景点”,大家可以隔着玻璃,观看生产线上的“别样风景”,见证一杯好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是全球首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原料精制生产加工能力日产量可达3.6吨,全包装生产线日产量可达12000盒
“看完整个生产过程,对武夷山茶更加放心了。”3月15日,一些游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八马茶业武夷山生态工业园,感受科技力量。其中,八马茶业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成了热门“景点”,大家可以隔着玻璃,观看生产线上的“别样风景”,见证一杯好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是全球首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原料精制生产加工能力日产量可达3.6吨,全包装生产线日产量可达12000盒,同时可减少人工约40%,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作业。”八马·武夷山王信记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南介绍,这条生产线要做的,就是让消费者喝到品质稳定的好茶。
八马茶业武夷山生态工业园位于武夷山生态工业园,集武夷茶的生产加工、体验观光、科研科教于一体,总投资2.7亿元,总占地面积90.5亩,总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是武夷山市首个当年招商、当年签约、当年产生税收的标杆项目。核心主体包括八马文化馆-武夷千茶阁、生态观光茶园千茶园、智能化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推动茶产业全链条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八马茶业武夷山生态工业园有多个看点:一是武夷茶智能化精加工生产线将助力武夷岩茶加工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二是园区里的千茶阁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展现了中国茶、生态武夷茶、百年八马茶的动人魅力;三是努力建设生态园区,让来园区的客人更舒服、更愉悦、更健康。
走进八马文化馆,一股浓郁的茶香迎面扑来,映入眼帘的是储藏着中国六大茶类的2188个茶格。这里不仅有大红袍、白鸡冠等闽北乌龙,也有如铁观音、本山等具有代表性的安溪国家级茶树良种,还遍布着来自全国各大原产地的茗茶代表,比如中国台湾的东方美人,广东的凤凰八仙单丛,西湖的龙井茶露……集中展示了百年制茶世家一脉相承的制茶宗旨、品牌文化建设成果,彰显了伟大中国茶、生态武夷茶、百年八马茶的动人魅力。
走出文化馆,移步来到馆前的千茶园。春雨后,茶树舒展开枝叶,吐出无数嫩芽,芽尖露珠凝结,颗颗晶莹剔透。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世界已发现的茶叶品种约有4000多种,其中中国就有3000多种,而我们的千茶园,将种植超过1000种茶叶品种,未来将成为公司对茶叶品种、有机茶园管理、立体种植等方面研究的示范科技茶园。”
“我们将通过开发利用茶资源、挖掘弘扬茶文化、创新研究茶科技,进一步助力‘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八马茶业武夷山生态工业园有关负责人表示。(林李冰)
Tags:
很赞哦! ()
下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
乡镇动态 | 延平区大横镇:“片区调解”机制赋能法治乡村建设
大武夷新闻网讯 5月31日,笔者从延平区大横镇了解到,自该镇片区调解机制建立以来,片区调解员共成功化解诉调对接案件5起、公调对接案件13起、访调对接案件4起、重大矛盾纠纷2起、一般矛盾纠纷21起,协议涉及金额人民币80余万元。片区调解机制在排查矛盾、化解纠纷、预防矛盾激化、维护基层稳定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全镇信访维稳松溪要闻 | 南平松溪: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开竣工
大武夷新闻网讯 1月29日,松溪县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在涤纶短纤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举行。松溪县领导张行书、吴英杰、万超、吴芳、徐义明、胡军、蔡松华等出席开工仪式。仪式上,松溪县委书记张行书宣布松溪县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松溪县长吴英杰指出过去的一年,是松溪发展历程南平市豆博士食品有限公司新产品预计年内可发布
南平市豆博士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顺昌县,生产加工的豆皮、腐竹、响铃卷等产品远销欧美。目前,该公司开始研发豆制品即食产品,现已处于调试阶段,新产品预计年内可发布。图为近日拍摄的公司生产车间一角。(卢国华 徐华山 温柳婷 摄)[责任编辑:黄炜莉]集团要闻丨南平实业集团召开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近日,南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潭召开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集团安委会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及重要批示精神和近期省委省政府、南平市委市政府、南平市国资委关于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总结了2022年集团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