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返乡“新农人”逐梦沃野

水吉镇2023-10-30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 昔日千方百计走出农村的大学生、农民工,如今又陆续回到了老家光泽县乡村当起了“新农人”。 寨里镇儒州村一对大学生夫妻返乡搞“种养+售旅”综合体,炒热了寂静山村;华桥乡3名在外经商的青年携资回村垦复抛荒田、半抛荒田,立体种养搞得风生水起;崇仁乡5位青年返乡办家庭农场、建农机服务合作社,经营服务面积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多…… 人才流失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挑战,但光泽县在外“长本事”的青年为什么返乡乐当“

昔日千方百计走出农村的大学生、农民工,如今又陆续回到了老家光泽县乡村当起了“新农人”。

寨里镇儒州村一对大学生夫妻返乡搞“种养+售旅”综合体,炒热了寂静山村;华桥乡3名在外经商的青年携资回村垦复抛荒田、半抛荒田,立体种养搞得风生水起;崇仁乡5位青年返乡办家庭农场、建农机服务合作社,经营服务面积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多……

人才流失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挑战,但光泽县在外“长本事”的青年为什么返乡乐当“新农人”?日前,笔者进行了采访。

万事俱备盼人归

上茅坪自然村就在城司公路边上,村中路边那块写着“儒州霖家小院”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见到小院主人李辉时,他刚到村民家签订小红薯产销协议回来。李辉大学毕业后,在天津一家金融电子设备公司工作,并结识了学话剧表演的王霖娜。“光泽乡村的条件很好,就是要有人去做,要坚持。”2021年,李辉在妻子王霖娜的鼓励下,回老家创业。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事业风生水起。

光泽团县委书记杨惠介绍,现如今,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水泥路通到户,小丘并成了大丘,加上有农机补贴,除了极少数偏远山垅田,绝大部分耕地都可实现全程机械化。“为了集聚乡村振兴的青年力量,光泽县首先从厚植桑梓情怀、筑好引凤平台和打造青年阵地等方面发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利用青年节假日返乡探亲等机会,宣传家乡变化、创业环境,让在外青年重新认知家乡,燃起振兴家乡的信心和决心。”杨惠说。

王霖娜虽来自辽宁,但她感觉随丈夫李辉返乡创业如鱼儿入水般顺心。把公路边的小院改造成集民宿、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理想之地,在门口路边设个大米、蔬菜瓜果购销点。开业两年来,生意日渐兴旺,带动了本村和周边村民增收。

多方发力助成事

牛垅的11亩山垅田,被闽赣边界的一重重山包围在中间。“众兴家庭农场”负责人之一的傅良君见稻株拔节生长,鱼儿在稻株下畅游,仿佛看见稻丰鱼肥的丰收景象。傅良君说,能顺利垦复、流转1314亩全抛荒、半抛荒田并扭亏为盈,多亏县、乡、村党团组织的帮助。

以前的庄稼汉,务农为的是“传承”和“吃饭”,现在的“新农人”,除了“端牢自己饭碗”的担当外,还有与务工、经商的“收益对比”。

光泽团县委副书记潘必凯介绍,为了帮返乡创业青年成就事业,县里根据青年特点,从信息服务、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和项目申报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近年来,青年创业培训办了8期,培训1000多人次,向农村创业青年发放贷款3800多万元。

傅俊兴、傅良君和邓永财都是华桥乡人,各人都在光泽县城有自己的公司。2020年,受乡村振兴政策和家乡情怀促使,他们合力回村注册了“众兴家庭农场”垦复抛荒田,还吸引了同村4人入股。谁知垦1亩荒田要1400多元投资,长出了稻子又有野猪来残害,头年就亏了28万元。“进退两难之际,是乡村两级干部帮我们申报各项补助,还帮我们争取来稻谷烘干厂项目和淡水养殖项目,耕作机械化了,种养立体化了,去年终于扭亏为盈,赚了10多万元。”理事长傅俊兴说。

成就梦想渐成势

秋末冬初,崇仁乡5名返乡“新农人”刚忙完机收之后,又即将进入冬种冬管的大忙阶段。他们分别是从北京返乡的金陵村村民陈健、从浙江返乡的崇仁村村民王凯、从浙江返乡的洋塘村村民邱英聪,从上海返乡的大洋坪村村民邱莲花以及共青村返乡人员高建国。这5人返乡后建粮食生产基地,搞烟稻轮作、菜稻轮作、种稻轮作、稻鱼立体种养,成立的农机服务合作社机耕服务面积达1万多亩,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据杨惠介绍,为转变外出青年对家乡的认识,激发青年返乡创业的热情,光泽县除了广泛宣传、优化服务外,还通过评选先进个人、先进团队等方式,把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党组织“带头人”。

在崇仁乡的5名返乡青年中,最早返乡的是陈健,他的农机服务合作社不仅越办越好,自己还当选了金陵村党支部委员,之后被评为南平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崇仁村的王凯已入党,当选村民委员会委员,洋塘村的邱英聪、大洋坪村的邱莲花和共青村的高建国也都成为村级创业、带富的典型,倍受村民好评。

据统计,光泽县已有94名返乡青年走上村主干、村“两委”岗位,300多名返乡青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采访感言

有本事,“打”回老家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年。从人才的角度讲,传统农业的“老把式”已过时,有大学文凭、懂现代农业的青年人又在“精彩”的外面世界,乡村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吸引在外的人才返乡创业,成了乡村振兴绕不开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九部门部署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引导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我市正在开展“到南平去、助乡村兴”活动,召唤“归乡人”、发动“原乡人”、引进“新乡人”,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汇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量。

家乡情怀人皆有之,只是认知有个过程,行动需要一个契机。光泽县在为乡村振兴引人才、留人才、促成才所下的功夫值得点赞,但要在更大范围形成“有本事,‘打’回老家去”氛围,还有很多事要做。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