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海瑞,延平的廉洁文化名片

水吉镇2024-05-14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本文原载于闽北日报2024年5月9日06版)开栏的话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之一,民间称其为“海青天”。公元1553年—1557年,海瑞在南平(今延平)任职,是其任职第一站。为多维度挖掘海瑞在延平任职第一站的精彩故事,延平区纪委监委与闽北日报社联合开设《海瑞在延平》专栏,将以文章和漫画等形式,展示海瑞在延平教谕任上的事迹,反映延平四年为官经历对海瑞从政生涯的影响以及他的言行对当地学风乃至社会风

(本文原载于闽北日报2024年5月9日06版)

开栏的话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之一,民间称其为“海青天”。公元1553年—1557年,海瑞在南平(今延平)任职,是其任职第一站。

为多维度挖掘海瑞在延平任职第一站的精彩故事,延平区纪委监委与闽北日报社联合开设《海瑞在延平》专栏,将以文章和漫画等形式,展示海瑞在延平教谕任上的事迹,反映延平四年为官经历对海瑞从政生涯的影响以及他的言行对当地学风乃至社会风气的影响。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海瑞事迹的宣传教育,对于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您是年轻干部,还是学生群众;无论您是文史专家,还是文学爱好者,我们都真诚期盼您的支持与参与,让我们一起探析海瑞的教育思想、为官之道的形成过程,探索海瑞在延平刚正不阿、奋发有为、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精神,挖掘好、阐释好海瑞这一历史人物的当代价值,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海瑞到延平(古称南平)儒学教谕任职。这是他从政生涯的第一站。在延平任教谕的四年里,海瑞践行着自己的人生志向,为自己的从政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多次出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亲授“第一课”,他曾多次用海瑞举例,进行理想信念和廉政教育。海瑞以其“清正廉洁”留名青史,对奢靡腐败之风坚决抵制,以“刚正不阿”的性格在宦海中坚守,对朝廷腐败问题忠言直谏,以“严谨执著”的追求达成“必为圣贤,不为乡原”的夙愿,成为道德丰碑、廉政师表。他从严修身律己、砥砺高尚品格、矫正社风民风,这股清廉之风、浩然正气,至今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海瑞的从政思想是从延平任教谕开始实践的。教谕一词一语双关,既是官职名称也是教导训诫,海瑞在教谕任上严格要求师生,并以身作则,改善延平学风,用自己的从政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海瑞作为从延平开始走上政坛的一代清官,是中国廉洁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延平一张闪亮的廉洁文化名片。

他青年立志、千里赴任、为国为民。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嘉靖十九年(1540),青年海瑞(28岁)即以直击心灵的自问自答在《严师教戒》中阐述着自身志向:人的一生不要白活,当以圣人为楷模,照他们的话要求自己。人要有大作为,并不一定中高科,做大官,而是要时时处处想着报效国家,替百姓分忧解难。如果做了府、县官吏,要弄钱是容易的。面对华丽房舍、娇艳美人,能不动心吗?过去确定的志向,会因形势、地位的变化而随之动摇吗?在钱财的世界里,能出淤泥而不染吗?他认为人一生穷困潦倒不是什么短处,如果不讲求品德,这才是最大的污点。海瑞到延平任教谕。县学教谕在封建官制序列上,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但海瑞认为教育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与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海南琼山到延平距离约1500公里,海瑞海陆兼程,千里赴任。纵观海瑞的宦海浮沉,从延平任教谕任上制定《教约》整饬教风,到淳安知县任上张贴“洁令”严禁行贿受贿,再到户部主事任上向嘉靖皇帝上疏《治安疏》严词规劝,不管在何种岗位上、遇到何种困难,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正确对待权力,用一生践行“为国为民”的情怀,在延平扣好了从政生涯的的第一粒扣子。海瑞的青年历程证明,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只有从一起步就把价值观树端正了,才能由此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等,青年务必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他笃信笃行、整饬学风、改变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时,对年轻干部提出的“五个自觉”的重要要求,并强调“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受当时日益腐败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延平县学风纪遭到严重的破坏,学宫杂乱、学生散漫、学业荒废、学生学业优秀者寥寥无几。上任伊始,海瑞听说县学老师脱离圣人孔子的教义,“有借美言以献媚者”,加倍奖赏。作为县学教谕,他深知学风社风对青年人成长成才的至关重要性,认为借圣贤书,曲解内容而有意地讨人喜欢,巴结诌媚,培养这样的学生,若是当了官,必定不是清官,于是“即夺其赏”把奖状拿了回来。之后,海瑞依据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所定的五条学规以及朱氏弟子辅汉卿总结的“会萃六事”,制订颁行《教约》十六条,对生员在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作了规定,明确要求“不准生员请客送礼;不准私自包揽诉讼;生员见官要有礼节法度,在校见上司,要保持身份,不准随便下跪”等等,对品行、礼法和廉洁等要求极其严格。通过建立记载学业、道德成绩的两种簿籍,分别记录生员日常背书、回答教官提问的问题和生员日常做的好事或坏事,月终和期终的考试,黎明点名、天亮出题,点名时到校的,当众斥责,准予考试;而点名封门过后才到校的,不准进入考场,以未参加考试论处,还告诫学生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当时县学有一个学生名为林有梧,品学兼优,受到海瑞的奖励,被推荐为贡选,后来当了博白县令。另一名学生黄仁甫,在海瑞的举荐下回到海南琼州,担任感恩县教谕,后来官至南京国子监助教。海瑞提倡“实”,反对“虚”,施行教育改革,在整饬学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任教谕的四年,延平县学名闻四方,有志于学业者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培养出了一批人才,也为自身此后整顿政治风气奠定了坚实的信心基础。海瑞的施政成效证明,青年人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政必须先立德。

他刚正不阿、以身作则、矢志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在严以用权的“十个要求”强调:“刚直用权就是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用权不媚俗、不逢迎。要像海瑞那样刚直用权,具有牺牲精神。”在封建社会中,师道尊严是朝廷所提倡的,在家庭的牌位上天、地、君、亲、师,也说明其崇高地位。明朝中叶后,世风日下,教谕署的师生,往往是一些无权无势的穷儒,即使是朝廷委任的教官一类的人,比之有权势的官员,也自贬士气,自觉矮了一节,在接受视察时都是跪着迎接。但海瑞在延平任教谕任上对各项规定秉行不悖,见上官惟揖而已。有一次,负责管理府学、县学的官员,来延平视察学校的教育和学生学业情况,在明伦堂接见教谕、训导和其他教官等。海瑞和两名训导领头,其他教官随后,面对上级,两名训导毫不迟疑地跪了下去,惟海瑞中间挺立,拱手施礼问候。视察官员看见这左右低、中间高形成一个“山”字笔架,便愤怒呵斥。海瑞当场以《会典》规定驳斥:“若至台院,当以属官礼见,次堂乃师长教士之地,体不应细。”视察官员听后,自觉理屈词穷,只好忍气吞声。海瑞因为这一惊世骇俗的一站,从此被人冠之以“笔架博士”的外号。海瑞有心为民,在延平任教谕期间,虽身在县学,却也心忧天下。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海瑞见驿传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痛苦,在教学之辖,对延平严重的驿站问题,作了深入调查。在了解到当时的驿传给百姓造成极大负担后,他认为这种“私贪成习”的风气,使当局失去抗倭御侮的能力,便接连撰写《驿传申文》《驿传议》《杂议》等,提出了具体、实际而有效的解决方法,呈送地方当局,敦促裁革驿传之弊。在《驿传申文》中,海瑞述说延平百姓所受驿传夫役摊派之苦,“南平今告困矣,益之锱铢,民不堪命”,要求当地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并向上级如实汇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此后海瑞不断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从地方官到中央政府要员,虽然几经起落,但他始终贯彻自己的为官理念,为民务实、刚直用权,受到百姓爱戴,被世人称作“海青天”。海瑞的刚直作风证明,年轻干部一定要不忘初心使命,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发扬担当精神,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