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福建南平:“三绿”协同厚植绿色发展沃土

水吉镇2024-06-04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 编者按:近日,《中国改革报》头版刊登《福建南平:“三绿”协同厚植绿色发展沃土》一文,向全国推介我市深化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试点和列入福建省一市一试点专项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试点”相关经验做法,本报予以转载。 花未落尽,绿荫已浓。初夏的闽北,万物生长,草木繁嫣,山林野径,花娇艳丽,溪流涓涓,鱼翔浅底,一幅幅动人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今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

编者按:近日,《中国改革报》头版刊登《福建南平:“三绿”协同厚植绿色发展沃土》一文,向全国推介我市深化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试点和列入福建省一市一试点专项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试点”相关经验做法,本报予以转载。

花未落尽,绿荫已浓。初夏的闽北,万物生长,草木繁嫣,山林野径,花娇艳丽,溪流涓涓,鱼翔浅底,一幅幅动人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今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平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牢记谆谆嘱托,矢志感恩奋进。近年来,南平市聚焦“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以深化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试点和列入福建省一市一试点专项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试点”为重要抓手,从“护绿、扩绿、兴绿”三个维度系统推动集成改革从“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开拓展,从“单轨”探索向“并轨”实践迈进,加快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筑牢“护绿”屏障:构建系统化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九曲蜿蜒,层峦叠嶂,初夏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美如画卷。雨润山乡,车驰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枝头盛放的缤纷让人们的心头晴朗。“这里的繁花开得如此绚丽,如云似霞,养眼又赏心!”趁着周末到风景道“打卡”的游客陈先生被南源岭大岩窠里的美景所陶醉。自2016年启动体制试点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已累计发现并公布29个新种,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已连续三年下降,这是森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印证。

让绿水青山成为闽北永远的骄傲,南平市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集成推进体系。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核心,在1001.41平方公里(“内圈”)的国家公园外,划定4252平方公里(“外圈”)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区域,强化重点区域保护,深化保护工作机制,开展环带建设机制创新集成改革。今年“五一”,总长约251公里的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投入运营,风景道串联起46个打卡点吸引了超28万人次游客前来打卡。

围绕“四个全域”工作目标,南平创新实施林长“巡山交树”制和河湖长“巡河交水”制,深入开展全域生态体检,搭建“生态体检平台”,建立“1+N”工作机制,创建“一草一花一木”茶园水土流失防治与景观营造新模式,成功入选国家林草局2023年度全面推行林长制成效显著激励表扬名单和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名单。持续建立完善生态司法体制机制,成立全国首家生态仲裁院,建立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人民法庭,在全国首推“碳汇”认购替代性修复方式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并被司法解释吸纳。目前,南平市本级和8个县(市、区)已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其中,3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加快“扩绿”步伐:打造协同化生态质量提升机制

初夏的阵雨来去匆匆,顺昌县双溪街道水南村的“森林生态银行”场村合作经营示范林里,杉木参天,闽楠、红豆杉等珍贵阔叶树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爽,林间鸟鸣更加清亮。示范林相关负责人介绍,示范林面积2000多亩,通过培育杉木和珍贵树种大径材,将人工杉木针叶纯林改培为针阔异龄复层混交林,大大提升了森林的生态承载能力,这是国土绿化持续扩大的有力证明。

让追青逐绿成为闽北永远的主题,南平市进一步深化生态质量集成推进机制。通过创新“扩面、提质、修复、增效”机制,实施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总投资50亿元的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在财政部绩效评价中获唯一优秀等次,2023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0.58万亩,占任务数的156.35%。南平率先在全省实施健康森林“三改”工程,采用“良地+良种+良法”办法,深化商品林赎买改革等生态补偿机制,2023年全市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84.31万亩、居福建省第一。

为了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绿色提升,南平深入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系列森林品牌创建工作,创建省级森林乡镇15个、森林村庄184个,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全覆盖,南平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绿都”年度综合评价前三。在农业扩绿领域,持续加快国家农业可持续试验示范区建设,深化推广“五节一循环”技术集成模式,2023年整市域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进展评估获全国第一。

释放“兴绿”红利:探索链条化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走进建瓯市南雅镇天添食品公司生产车间,阵阵笋香扑鼻。自动化工艺流水线上,鲜笋经过挑选、称重、冲洗、杀菌、蒸煮等多道工序,成为方便快捷的绿色食品,准备销往全国各地,出口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23年,南平市竹产业产值比增8%,力争到2025年底达600亿元,这是充分释放绿色红利的有力实践。

让绿富同兴成为闽北永远的追求,南平市进一步深化生态价值转化集成推进路径。立足生态优势,南平持续培优做强一座山(旅游)、一片叶(茶)、一根竹、一瓶水、一只鸡、一根丝等生态优势产业。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抓手,持续深化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构建具有南平特色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系统梳理竹、肉鸡加工、双碳等10条重点产业链,搭建“绿色产业创新平台”,汇聚全国专利、企业、人才、政策等数据3亿条以上,精准梳理绘制竹、水、白羽肉鸡、氟新材料等8条产业创新链图谱,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聚焦答好林改“四问”,全力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南平全面推广“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创新林下空间流转、“一元碳汇”等平台,持续深化拓展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目前已实现全市县域全覆盖,合作面积累计15.46万亩,累计登记存储林下空间13.3万亩,流转林下空间5.4万亩,以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地南平为契机,加快打造碳计量高端高新产业,加快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省级绿色产业基金落地南平,绿色贷款平均增速68.52%,绿色转型贷6项创新金融产品列入福建省绿色金融改革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成果;坚持“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南平筹建全省首个具有交易所功能的茶叶交易中心——福建武夷国际茶叶交易中心,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用生态画笔在闽北大地绘就“绿色崛起”新画卷,南平市将始终坚持“护绿、扩绿、兴绿”协同集成,打造“青山不语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的生态新景,实现“锦乡山川满目春,金山银山日时新”的发展新愿。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