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松溪要闻 | 南平松溪:烟稻融合发展,蹚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水吉镇2024-06-27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大武夷新闻网讯 近年来,松溪县主动融入“三农”工作大局,抓好生态、产业两个关键点,在乡村振兴大局中找准烟叶发展方位,在烟区大力推行“烟稻轮作”耕作制度,把“以烟稳粮,打造烟稻轮作丰产区”作为发展方向,涌现出一批“以烟为媒兴村、以稻为本富民”的烟稻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村,既保证了“烟叶子”也装满了“米袋子”。“今年李墩村流转了 500 亩田,100%实行烟稻轮作,种完一季烟再种一季粮,我今年的纯收入估

近年来,松溪县主动融入“三农”工作大局,抓好生态、产业两个关键点,在乡村振兴大局中找准烟叶发展方位,在烟区大力推行“烟稻轮作”耕作制度,把“以烟稳粮,打造烟稻轮作丰产区”作为发展方向,涌现出一批“以烟为媒兴村、以稻为本富民”的烟稻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村,既保证了“烟叶子”也装满了“米袋子”。

image.png

“今年李墩村流转了 500 亩田,100%实行烟稻轮作,种完一季烟再种一季粮,我今年的纯收入估计有 20 万元!”种烟大户叶信平笑着向记者算起他的“丰收账”。

旧县乡李墩村村民叶信平既是烟农,又是松溪县金满仓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吸纳当地闲散劳动力,开展水稻机插、收割、灭茬等农机服务,在合作社帮助下,李墩村种植产业效率大大提升。

据叶信平介绍,每年他在烟叶施肥、盖膜、移栽、田管、打顶、采烤、分级、水稻插秧等环节雇佣当地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帮助解决就业难题,切实帮乡亲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带领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烟稻轮作,不仅让李墩村种植户增收致富,更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增收的机会,真正做到了用工务工“两头甜”。

叶信平是旧县乡李墩村出了名的种烟大户,今年种植烟叶43亩,种烟这些年来,他不断探索烟稻轮作模式,靠双手勤劳致富,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蜕变成种烟大户,不断总结烟叶种植经验,成为烟稻双优基地的践行者。他通过“村委会+规模户”土地流转模式,破解了在哪种烟、集中种烟的难题,他是农机农艺的助推者,开展备耕环节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烟田机械化作业率,实现烟农“拎包种烟”。同时他还将专业化服务贯穿于整个烟叶生产过程,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化服务队,并将专业化服务进行有效对接,实现烟叶种采烤分一体化,他还是数字化烟叶的先行者,在无人机飞防、云烘烤上不断探索,为烟叶数字化转型提供先进经验,他致力于产业综合体建设,在烟稻融合上持续发力,探索“烟叶+烟后稻制种”双订单双合同模式,打造烟稻双优产业带、促进烟农增收,实现烟稻双优基地建设上新的台阶。

“烟稻轮作是优质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是通过水旱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状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可以提高烟叶的质量和水稻的产量,达到稳烟稳粮增收的效果。”松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技员刘义顺介绍道。

既要鼓起“钱袋子”,又要端牢“米袋子”。近年来,松溪县局(分公司)坚持“以烟促稻、以烟稳粮”,将农民的“钱袋子”与政府的“米袋子”结合,深入推进烟稻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烟粮协调发展,实现了以烟促稻、以烟稳粮、协同发展、共同受益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近年来,旧县乡李墩村高度重视产业融合的发展,主要打造烟稻融合的双优基地,提升种植的综合效益。2023年种烟加制种亩均收益1万元左右,种烟加优质稻亩收益达7200元以上。下阶段县局(分公司)将持续推进烟稻产业融合深化升级,成立农民烟稻技术培训学校,定期邀科研院校和松溪县农业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农民的烟稻种植技术。通过构建更有保障、更加生态、更为绿色、更具效率、更可持续的烟稻全程一体化生产体系,扎实推进烟叶增效、水稻增产和烟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松溪县共种植烟叶面积 1.83 万亩,烟稻轮作面积达95%以上,预计收购烟叶约5.07万担,收获烟后稻谷1万吨以上,每年带动几千名农村闲置劳动力长期稳定就业。一片稻香一片烟、黄金穗儿黄金叶,一块块美丽的烟田,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在松城悄然铺开。(供稿单位: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燕兰 李青龙)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