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水吉新闻水吉新闻
建阳茶:流传千古 远馨天下(二)
简介 (三)建阳人杰地灵,茶自然也是上品。发源于建阳的水仙茶品种,有100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
(三)
建阳人杰地灵,茶自然也是上品。
发源于建阳的水仙茶品种,有1000多年的历史。
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
水仙茶树发源于建阳区小湖镇大湖村岩叉山祝桃仙洞,1985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茶树良种,位列“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48个之首,在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中排第一个。
水仙茶属乌龙茶类,半发酵茶,茶色澄黄如琥珀般明澈,香气悠长,回甘好,令人神清气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建阳得天地造化之灵秀,自然不能浪费造物主的馈赠。2017年,建阳区共有茶园面积6.67万亩,其中水仙茶品种就达到33028亩,占49.52%。在建阳13个乡镇(街道)中,将口、崇雒、徐市、莒口、书坊、麻沙、小湖、回龙、水吉等9个乡镇茶产业以水仙茶加工制作为主,水仙茶产量突破2600吨,形成以水仙为主的发展带。
建阳的茶,与建阳的人、建阳的水,深深地融为一体。
(四)
冬天是喝红茶的好季节,不仅保暖,而且养胃。酒足饭饱之后,不妨泡上一壶产自黄坑镇坳头村的正山小种,让心情放松,让时光停滞,一壶茶,便是一段故乡情。
朋友在异国他乡打拼,小有成就,春节回家,无意间谈起黄坑镇坳头村的正山小种红茶,滔滔不绝,感慨良多。一口温润的茶汤入口,滋润了漂泊在外游子的心,“那是故乡的味道。”
坳头村与武夷山桐木关毗邻,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盛产远近闻名的小种红茶。从建阳城区出发,驱车前往坳头村,一路上翠竹依依,古朴的小村庄就掩映在群山之中。
每逢采茶时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铺满了大如伞盖的圆竹筐,筐子里晾晒着一季的新茶,天朗气清的日头里,茶的清香挥发进空气,填满每一处缝隙,呼吸之间仿若来到充满恬淡诗情的空谷,沉醉其间,不忍离去。
建阳人热情好客,每有访客到来,总是先招呼坐下,一壶滚沸的水冲下去,正山小种茶汤氤氲,升腾出茶色的淡淡香气,在茶具边轻嗅着,脑海中似有建阳的山川丘壑显现。
品南坑白茶就像回味一段爱情,越泡越香,越泡越浓;品小湖水仙就像思念一段友情,君子之交,热情而不失自我,兰桂齐芳;品黄坑的正山小种,是感悟一段乡情,就像故乡的青山绿水,淡雅朴素,却令人魂牵梦绕。(邱冬勇)
Tags:
很赞哦! ()
上一篇:“互联网+贫困户”助力脱贫攻坚
下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
南平市农科所:党建促振兴 助力烟后粮食生产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深学廖俊波 ’三争’作表率”活动,6月16日,南平市政府办第九党支部和南平市农科所第三党支部在水吉镇坤坊村开展“实景党课”与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建促振兴,加快推动我市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活动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察实情,解民忧,办实事。水吉镇坤坊村烟叶种植面积大,如何保障爱心接力 为白血病少年带来希望
7月11日晚,建发悦城中心,舞台上爱心公益表演热情洋溢,台下爱心商家、爱心企业、爱心团体、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一场为患白血病的少年小杰(化名)爱心捐赠的活动感动全城。这场由区志愿者协会、圆梦爱心志愿服务队发起的公益晚会,得到35家爱心商家、企业、社团的支持,很多爱心人士也积极响应。小杰是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五年前,父国网建阳供电公司:“零距离”上门服务 “黄金果”喜迎丰收
眼下,正是桔柚采摘的季节,建阳桔柚进入了盛产期。12月15日下午,水吉镇后井村的南平市建阳区昊川现代家庭农场的二十多名采摘工人拿着剪刀、戴上草帽、提着透筐,穿梭在果树间,正在忙碌着采摘桔柚,一筐筐满满当当地摆放在机耕道旁。农场负责人苏华开着专用的转运车来回跑,把刚采摘下来的统果运到现场的分选机旁,随着机器轰轰地运转,果子新时代八闽精气神 | 福建南平: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盛夏七月,万物繁茂。穿行在闽北大地,山峦叠秀、碧水竞流、空气清新。放眼望去,一条条乡村公路通达顺畅,一座座农家院落焕发新颜,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一粒粒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生希望,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画卷跃然眼前。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晨景 (吴大灼 摄)近年来,南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将学习“千万工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