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乡风味 > 家乡特产家乡特产
水吉扁肉
简介水吉扁肉历史悠久,相传最早源于建阳市水吉镇。早在抗战前,在上海、福州等地就有水吉人经营的水吉扁肉店。解放前,建阳县城共有36家扁肉店。新中国成立后,还曾办过公私...
水吉扁肉历史悠久,相传最早源于建阳市水吉镇。早在抗战前,在上海、福州等地就有水吉人经营的水吉扁肉店。解放前,建阳县城共有36家扁肉店。新中国成立后,还曾办过公私合营的扁肉店。1977年,建阳城区的国有跃进扁肉店开业,生意很是红火。改革开放后,随着猪肉市场的放开,越来越多个体户加入到这支经营队伍中来。至上世纪末,建阳城区与乡镇已随处可见水吉扁肉店的“芳踪”。
水吉光饼在福建出名,而水吉扁肉走出了福建,奔向全国,是水吉二个著名小吃之一。只有懂吃的人,通过外观细辨,亲自品尝,才知道识别扁肉正宗与否?也才能分辨是否是水吉扁肉。一般的人都将其当成沙县小吃。它的名字在福州开店的叫水吉扁肉(简称扁肉)、厦门等地称燕肉,到了省外就是馄饨。
水吉扁肉的做法非常讲究,跟沙县小吃有着本质的区别。内馅选料上,水吉扁肉要求猪肉必须是当天凌晨宰杀的活猪,选的是后脚膀子精肉;内馅加工,不沾一点铁器,用木锤捣烂,保持肉的纤维组织与汁;皮子选精白面,和匀后,人工揉、压,座杠平推,层层叠加,再切割成均薄、透亮、方块小皮子备用。
在包馅过程中,用盘盛要用的肉浆,加少许小苏打搅拌均匀,用木片或竹片刮浆卷包,刮片上剩余肉汁在皮子两端刮浆沾合,形成三角形的包裹;一次选馅搅拌的一次必须用完,不能回收或放到下盘再用,更不能过夜使用。
煮食时。水沸腾后,逐个将扁肉抓入手中,抛洒入锅,再加盖;滚后再加冷水煮沸;全部浮起后,用捞筛捞出放入加了猪、酱油、小葱花的碗里,就可食用。如果食客口味不同,还可以根据各自要求加入相应的配、作料调拌。
水吉扁肉盛入碗里,皮子光滑、透亮,肉馅部分鼓涨、园滚、微带肉红,尤如漂浮的水母,晶莹剔透;放入口中皮子自然溶化;肉馅咬吃有弹性、鲜嫩、滑溜、香甜。
水吉扁肉是水吉人早餐食用最多的,一碗十二个,一元五角就能果腹。街上至今还有多家,而摆摊、挑担传统习惯至今还保留。
【制作方法】
无论是外形,还是制作过程,水吉扁肉都与北方的馄饨很相似,但是口感却是大不相同,这与水吉扁肉独特的制作方法不无关系。
水吉扁肉在肉馅选料上特别讲究,猪肉得是当天凌晨宰杀的活猪,选的必须是猪后脚膀子的精肉。将腿肉去除筋膜,顺着肉纤维横切成大块状。为了保持猪肉的纤维组织与肉中的水分,肉馅加工过程中沾不得一点铁器,放在木墩上用一种圆柱形的木棒捣烂。肉馅不用刀剁,而用木棒反复敲击,直至肉被锤打成肉泥,烂如绵,粘如糊。这道程序与燕皮的制作方法相仿,它也让水吉扁肉吃起来更有嚼劲。
制作扁肉皮一般采用上等的精白面,人工揉、压进行和面,而后切割成均等厚薄的方形小皮子待用。不少家庭图省事,也会买来现成的扁肉皮。当然,与正宗的水吉扁肉相比,口感会打点折扣。包馅前,通常要往盘里装的肉浆加适量小苏打水、盐、味精,用筷子搅拌成糊状。这也是水吉扁肉拥有独特口感的重要原因。
而后拿一根吃冰淇淋用的扁平小木片或竹片,往盘里刮下一些肉馅卷包。刮片上剩余的肉汁抹在扁肉皮的两端,翻折皮子时可以起到粘合的作用,将扁肉包成三角形状。据说那些业内口碑上佳的扁肉店,为了确保扁肉的鲜味,肉馅都是一次性用完,不回收或放到下盘再用,更不会隔夜再使用。
锅里的水煮沸后,将扁肉逐个丢入锅里,免得沾连到一块,而后加盖。在锅里的水第二次沸腾后加入冷水,待再度煮沸时,扁肉已经煮熟浮起。用小笊篱捞出,放进装有筒骨汤的碗里,撒上一把细碎的葱花,就可以食用了。
奶白色的肉汤香气四溢,浮在上面的水吉扁肉颗颗圆滚鼓胀,比起我们常吃的沙县扁肉,那块头可要“壮实”得多,透过晶亮剔透的皮子还能清晰看到微红的肉馅。一口咬下去,弹性十足、口感鲜嫩,尤其是细腻的肉馅滑脆爽口,余味无穷。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
建阳水吉麻滋粿
这一小吃在建阳的历史已无从追溯,至今,它仍以最原始的手工方式进行制作。 先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材器皿之中,并用大木锤捶打,在捶打的过程中需要一人在旁不断翻动器皿中的米 -
水吉扁肉
水吉扁肉历史悠久,相传最早源于建阳市水吉镇。早在抗战前,在上海、福州等地就有水吉人经营的水吉扁肉店。解放前,建阳县城共有36家扁肉店。新中国成立后,还曾办过公私合营的扁肉 -
建阳桔柚
建阳桔柚系从日本引进的甜春桔柚嫁接后代中选择优良单株扩繁育成的新品种,八朔为父本、上田温州蜜柑为母本,是桔和柚的0,兼具桔和柚的优良性状。,2003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建阳桔柚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生长快、优质高产,亩产2500公斤以上;耐寒性比温蜜好、遭遇—7℃不被冻死,对疮痂病、溃疡病具有较好的抗性;11月下旬 -
小湖杨梅
小湖杨梅,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属杨梅科,别名龙睛、珠红、树梅。成熟于初夏时节。小湖杨梅也称大种杨梅、大乌杨梅,或称“回瑶仔”杨梅,明清时期就已知名。产于建阳市小湖镇马坑村的回瑶、山后、井后、南山、岭头等地,水吉、漳墩、徐市镇部分山村和回龙乡半天霄村也有种植。据建阳地方史料以及刘建《大潭书》记载,小湖镇回瑶村的“回瑶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