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南平市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工作综述

水吉镇2024-08-26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 武夷山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坐落着古朴典雅的朱熹园。沿着石径拾级而上,幽幽鸟鸣声中,“武夷精舍”四个大字的石牌坊矗立眼前。“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诵读着朱熹的劝学诗

武夷山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坐落着古朴典雅的朱熹园。沿着石径拾级而上,幽幽鸟鸣声中,“武夷精舍”四个大字的石牌坊矗立眼前。“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诵读着朱熹的劝学诗《偶成》。

2021年仲春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回望历史,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武夷山下,文脉绵长;殷殷嘱托,重若千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南平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和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立足独特资源禀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南平路径”,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持续将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有效提升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文化惠民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

凝心铸魂,守正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是全国人民的大喜事;全会《决定》有力度,深化改革迈大步……”在松溪县溪东乡畲乡讲习班的活动现场,悦耳的快板声、活泼的宣讲词,瞬间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

南平松溪,是地处闽浙交界的千年古邑,因古代铸剑鼻祖欧冶子铸就“湛卢剑”而扬名。文脉绵延,启智润心,近年来,在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松溪创新建立了“松溪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讲习班”(简称“松溪讲习班”),探索形成了“1+X”理论宣讲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宣讲由“务虚”转向“务实”。

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乡镇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当地发展瓶颈、群众迫切愿望、基层工作短板,同时将党的创新理论用“小话题”“小故事”“小视角”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地传递到百姓群众中……创新探索的“松溪讲习班”,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解放思想、凝聚人心,并持续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鼓劲赋能。

配优“菜单”、瞄准“靶心”、调好“口味”,将群众所需所盼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如今的闽北大地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的身影。在线下,从“松溪讲习班”到“闽北讲习班”,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一子落”带动了发展的“满盘活”。而在线上,南平聚焦文旅经济、乡村振兴,开展“到南平去、助乡村兴”“遇见非遗·点亮文明”等网络宣传,同时探索跨地域、跨区域合作,成立“儒风新韵”新媒体联盟,推广“儒风浩荡润古今”等活动,凝聚网络正能量,助力文化新发展。

文化凝心铸魂,润“民”无声。长期以来,南平还十分注重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以进一步丰富村落的文化内涵,让其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文明密码”。

多元供给,文化惠民

不久前,“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浦城特展”在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开幕,这是“盛世修典”在福建的首次亮相,668件中国绘画经典作品将带着观众穿越千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平浦城,是有着1800多年建县史的“八闽望邑”,是南朝著名诗人江淹“梦笔生花”的地方,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作者叶绍翁的故乡……2023年10月,坐落于浦城县梦笔山西麓的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正式开馆,不仅开启了探索县域美术馆的新模式,也迅速成为了当地具有原乡特色、东方美学特征的文化新地标。

从联动学校,开展美育活动,到实施专题公教活动,组织开展学术论坛、讲座、文化交流活动,再到编制展览画册,等等,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不仅为人民群众欣赏艺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美育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艺术涵养与美育提升,正在“梦笔生花”处绽放,而“精神家园”的建设与坚守,正在“书香建阳”的历史文脉中蔓延。

走进位于建阳区建平大道一侧的花海公益书吧,映入眼帘的是中庭的桂花树,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劝学诗句,有声书屋、读书区、音乐书房、茶水间功能区等围树而设,各类公益类读书活动相继开展……从“书香建阳”到“书香南平”,从“潭阳书舍·公益书吧”到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书院文化底蕴深厚的南平,正积极探索书院复兴及其当代价值新路,已修复扩建或重建考亭书院、寒泉精舍等一批书院,让阅读重教成为城乡文明的新风尚。

山河花海,艺术熏陶,书香浓浓。南平始终着眼于落细落小落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精准匹配文化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南平,各地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空间、遗址遗存、文艺“打卡点”等处,吸引着一批批市民游客前往,“现代刻字艺术创作基地”“景德精舍民间文艺创作基地”“浦城县美术美育研创中心”“政和四平戏戏曲文艺基地”等一批“福建省新时代特色文艺实践地”,也正发挥“特色文化基因”的“酵母”作用,并在赓续、涵养、壮大特色中,推动着南平辖域内特色文艺成为一道独特亮丽的文化风景。

文旅融合,“出彩”“出圈”

何以保护?为有源头活水来。何以发展?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从保护到发展,从传承到创新,这些年来,南平坚持立足当地文化资源禀赋,持续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发力,深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南平路径探索工程、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打造工程,通过建立文保体检、文物地图、活化利用、文化出海等工作机制,强化了朱子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实践运用,逐步形成了闽北特色优秀传统文化标识体系,走出了一条保护优先、科技赋能、活态传承、海外交流的“南平路径”,形成了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守好以文促旅的文化“根基”,南平坚决扛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治责任,颁布实施地方“首法”《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制定出台《南平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指南》《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开展木拱廊桥、万里茶道、朱子遗存、革命文物等专题调查,推进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协作,全社会、全方位、全市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特别是近年来,省级朱子文化(南平)生态保护区正式获批,城村汉城遗址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括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等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北苑御焙遗址和建窑遗址获评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世界三大侏罗纪鸟翼类恐龙化石保存地之一的“奇异福建龙·政和动物群”古化石在我市发掘,等等。

——凸显文旅融合的“双重美感”,南平围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发挥“双世遗”和首批国家公园所在地的优势,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着眼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保护好、利用好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加快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其中,标志性项目“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运营,集中展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四个最”特征的自然景观,以及朱子文化、茶文化、闽越文化、建盏建本文化、宋慈法律文化等人文景观。行走风景道上,人们可以感受“处处有文化、满眼皆山水”的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拓展以旅彰文的“辐射空间”,南平着力用好“大武夷”品牌优势,持续从升级消费新体验、数字赋能新方式、打造线路新玩法等方面发力,不断优化“大武夷”产品供给,打造了“茶乡疗愈九式”慢生活、非遗一条街、武夷梦华录、数字邵武·元和平、“卡通朱子”IP特色乡村综合体、铁井栏-紫芝街(建州古城景区)等一批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举办了考亭论坛、围炉煮茶节、武夷山国家公园电音节、首届北苑贡茶文化节、“网络名人看武夷”茶旅新视界文旅采风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推出了朱子文化敬祖寻根、朝圣传习等研学旅游线路和世遗文化研学游、闽越王城考古探源、“山盟海誓爱情纵贯线”等精品线路,“大武夷”文旅持续“出圈”。

回望过去,才能更好地共赴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守正创新。南平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久久为功,继续书写南平文化强市的新篇章。

转载链接:https://mbrb.greatwuyi.com/pc/content/202408/26/content_111758.html?spm=0.0.0.0.VARJQi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