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南平市“三茶”统筹发展显成效: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水吉镇2024-11-14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 南平市是全国著名茶区,是“万里茶道起点”,被业界誉为“红茶鼻祖”“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靠山吃山唱山歌,在茶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如何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

南平市是全国著名茶区,是“万里茶道起点”,被业界誉为“红茶鼻祖”“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靠山吃山唱山歌,在茶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如何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使茶产业在闽北山区的助农致富作用更加凸显?

“2021年以来,南平市出台一系列措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聚焦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三茶’统筹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南平市副市长魏敦盛说。

2023年,南平市茶园面积72.1万亩、毛茶总产量9.5万吨、毛茶总产值53.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45.1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36.5%。

高位引领,强化“三茶”统筹力度

“三茶”统筹是篇大文章,该从何处落笔?近年来,南平牢固树立“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把一片“叶”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生态优势产业之一,从高位引领、协作推动、政策支持等方面促进“三茶”统筹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为加强高位引领力度,南平市委成立“三茶”统筹工作专班,市政府成立统筹“三茶”高质量发展工作小组,市农业农村局首次设立茶业管理科、“三茶”发展中心和茶叶研究室。聚焦茶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制定出台《南平市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三茶”统筹发展的目标任务。各产茶重点县也相应成立了工作专班、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三茶”统筹发展。

“三茶”统筹是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部门多,为推进年度目标加快落实,南平强化协作推动,将“三茶”统筹发展工作纳入省委“三争”行动考评,并对重点任务实行“三化五定”闭环管理;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每月刊发《南平市“三茶”工作简报》,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强化政策支持方面,南平每年从市本级财政统筹整合资金1200万元,设立“三茶”融合乡村振兴资金。各产茶重点县也制定“三茶”统筹发展政策。同时,三年来争取上级涉茶资金超4.5亿元,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国家数字农业(茶叶)创新应用基地、3个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2个省级农业(茶叶)产业强镇等。

文化赋魂,打造茶文化交流示范区

茶以山显,山以茶名。致力于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南平市将和谐共处、交融互利、传承创新的茶之道融入实际工作中,全力打造茶文化交流示范区。

做好“非遗传承”的文章。系统做好100个茶文化文保单位、48个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苑御焙遗址文物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做好“内容挖掘”的文章。加快推动以中华茶博苑为核心的“1+N”茶主题博物馆建设,燕子窠“三茶”统筹展示馆等28个茶博物馆建成开放。挖掘提炼茶文化内涵,编创了《武夷好茶·世界共享》《建阳小白茶》《松溪茶志》等一大批茶主题文艺作品,推动开发了“茶神”张三公、武夷状元红袍娃、松溪福宝等IP文创产品。

做好“平台建设”的文章。参与举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茶文化”沙龙、“外交官看中国·福建行”驻华使节对话茶会等对外交流活动,并通过办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中国武夷红茶国际交流会、中国白茶大会等国际品牌茶事活动,以茶交友,以茶会友。开展国际茶文化推广志愿者项目,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超15万人参与。

做好“文旅融合”的文章。深入培育武夷山国家公园寻茶之旅,创优文旅场景,培育打造茶空间、茶庄园、茶韵茗宿、茶研习所等茶旅融合精品项目。现在,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一年四季,武夷岩茶爱好者都能体验到“吃有茶宴、住有茶宿、行有茶径、泡有茶汤、赏有茶戏、学有茶艺、梦有茶景”。

科技赋能,打造茶科技创新先行区

初冬时节,正是茶园加强管理、培壮树势、争取翌年春茶高产的关键时期。走进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一块实时监测负氧离子等五项指标的电子屏映入眼帘,该基地已列入国家“三茶”统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坚持科技赋能,打造茶科技创新先行区。近年来,南平市大力实施茶园巩固工程,提出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标准,现已推广建成51万亩,打造了30个绿色生态茶园示范基地。松溪县等3个县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面积达21万亩,全市已认证茶叶类绿色食品152个、有机食品51个。

南平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如今,全市已建立4个涉茶科技特派员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选派35个团队、119名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人才78人服务全产业链。在良种保育方面,推进中国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圃等“1+N”种质资源圃建设。6个茶树新品种获得国家、省级品种登记,74份茶树种质资源品种被保存到国家种质资源库,28个茶树种质资源圃纳入省级保护,全市茶树良种覆盖率达98%。

实施创新破难工程。在全国率先研究发布“武夷岩茶”“武夷红茶”等白皮书,制定发布岩茶、红茶、白茶标准茶器皿。采取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机制,组织实施了智能化采茶、茶叶摇青机器人、低嘌呤茶啤酒、专用茶点等一大批前沿项目,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实施标准引领工程。围绕茶产业链部署茶科技创新链,组建成立福建省茶科技研究院、大武夷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2家福建省茶科技研究院分中心,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等茶产业新标准36项。

产业融合,打造茶产业发展集聚区

“做好一片‘叶’的产业,需要建圈强链。”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戴树彪说,“聚焦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不断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实现了由‘点’串联到‘线’,推动了产业聚集发展。”

项目带动促融合。成功创建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福州)武夷山基地,积极推进129个总投资超220亿元的产业链项目建设。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4家、产业化联合体11家,打造5个“全国茶业百强县域”及60个茶业强村,形成茶产业“圈状”发展新格局。

优化营销促融合。创设“武夷山水·茶空间”,目前已在全国拓展布局茶空间319个。孵化涉茶电商超2万家,年网络零售额超100亿元。中国政和白茶城、福建武夷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建成并运营,成功举办3届“万斤好茶等您来”现场交易会,累计助农售茶超20万斤。2023年,全市茶叶出口量突破1.2万吨。

品牌培育促融合。南平深入开展国家级茶产业品牌集群培育,目前,全市拥有茶叶类商标4.9万个,其中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0个,武夷岩茶、武夷红茶、东峰矮脚乌龙、北苑贡茶、政和白茶、政和工夫等6个品牌连续多年荣登中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上榜数量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其中,武夷岩茶品牌价值超740亿元。

转载链接:https://mbrb.greatwuyi.com/pc/content/202411/14/content_115243.html?spm=0.0.0.0.smIRda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