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政和木拱廊桥的保护传承迎来新机遇

水吉镇2024-12-09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位于政和外屯乡外屯村洋后自然村的洋后桥(郭隐龙 摄)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悉,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评审“急需保护名录”项目转入“代表作名录”。转名录工作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一种认可,更是对其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种激励,从而推动这些项目的长期保

位于政和外屯乡外屯村洋后自然村的洋后桥(郭隐龙 摄)

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悉,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评审“急需保护名录”项目转入“代表作名录”。转名录工作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一种认可,更是对其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种激励,从而推动这些项目的长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遗产项目是以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木”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该遗产项目主要流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

我市政和县境内保存着丰富的古廊桥资源,政和木拱廊桥与闽、浙边界遗存的廊桥同源同种,源头来自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政和现存各类古廊桥103座,其中7座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政和县后山桥、洋后桥、赤溪桥等闽浙七县22座木拱廊桥捆绑组成的“闽浙木拱廊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从“急需保护”到“代表作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进入保护新纪元。这也为政和“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指明方向。

近年来,政和县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立法保护方面,制定印发了《政和县文物建筑(廊桥)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政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廊桥消防安全“十不准”》等文件和实施细则,为政和县廊桥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现了对廊桥及营造技艺的双重保护。这些法规不仅为廊桥提供了“有形保护”,还引导鼓励传承人积极参与木拱桥营造实践活动,实现了技艺的“无形保护”。传承人培育方面,遴选出优秀县级传承人推动申报市级传承人和多渠道开展营造技艺传承人培训工作,鼓励木拱廊桥技艺传承人开展“师带徒”传承机制,推动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梯队扩展。探索成立市场运营公司机构,吸纳非遗人才作为技术骨干或支撑,争取文物(古建筑)保护工程施工等资质,开展市场化运作实现企业收益,解决好技艺传承和收入之间的矛盾。宣传传播方面,编辑出版了《政和廊桥》《闽浙木拱廊桥保护利用与申遗研讨会论文集》等书籍,宣传廊桥文化;通过电视开展宣传,邀请央视四套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到政和等地拍摄制作《廊桥寻宝》专题片,拍摄木拱廊桥专题宣传片;2024年7月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地理·中国》栏目走进政和,拍摄龙滩桥、赤溪桥等廊桥;2024年洋后桥守桥人杨机义获评福建省第三届“最美文物守护人”。此外,政和持续加大对廊桥保护的宣传,先后在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巡回办展,推动廊桥文化走向全国。

经过多年的努力,古老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得以活态传承,被更多人认识、了解。(余长青 温翠梅)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