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鼓岭缘”走进邵武 百年情再续新篇

水吉镇2024-07-08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 中美青年寻迹“邵武四十年”又是一年六月风,友谊之花再绽放。鼓岭山上中美情,延入铁城寻踪迹。2024年的6月,鼓岭的风,不仅再次吹到了大洋彼岸,也第一次吹向了闽北山城邵武。年轻时的福益华。(图片来源:福建发布) 去年6月28日,首届“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提到曾留下“我热爱中国人民”遗言的美国人福益华医生。一年来,这位百年前在闽北山区邵武行医40年的“

中美青年寻迹“邵武四十年”

又是一年六月风,友谊之花再绽放。鼓岭山上中美情,延入铁城寻踪迹。2024年的6月,鼓岭的风,不仅再次吹到了大洋彼岸,也第一次吹向了闽北山城邵武。

年轻时的福益华。(图片来源:福建发布)

 去年6月28日,首届“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提到曾留下“我热爱中国人民”遗言的美国人福益华医生。一年来,这位百年前在闽北山区邵武行医40年的“福医生”的故事受到了人们关注,多次受到了央级、省级等主流媒体报道。邵武市也在推介“福医生”的故事上作出了努力,并创建邵武市福益华展示馆。 6月24日,今年 “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开启,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交流周致贺信,鼓励两国青年深入交流、增进友谊,相知相亲、携手同行,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6月28日,是邵武市福益华展示馆正式开馆的日子。这一天,展示馆迎来了第一批客人——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团一行20人。中美两国的青年欢聚邵武,共同探寻福益华在邵武四十年的故事,拓展中美友谊,延续百年情缘。 “鼓岭缘”留下西方乡愁

位于福州市近郊的鼓岭,风景优美,自近代以来一直是一处天然的避暑胜地。

100多年前,福州的鼓岭上生活着许多西方人士,他们办学校、开邮局、建教堂,传授医学、教育、宗教……鼓岭成为一个“万国文化”的“大观园”、一张中外友好交往的名片。这些西方人士在鼓岭留下了生活的轨迹,也留下了许多乡愁印记。

福益华在中国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邵武度过的,但鼓岭在他的人生中有着重要地位。1901年夏天,福益华在鼓岭休假时,遇到了从美国来福州的梅·波兹小姐并展开热烈追求,成为众多鼓岭故事中一段浪漫佳话。福益华的婚礼也是在鼓岭举行,在婚后近10年的时光里,福益华夫妇常来鼓岭,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

1932年,福益华离开邵武回美国。直至生命结束,他仍梦想有一天能重返这片土地,他始终相信“中国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在东方各国中具有绝对的影响力”。1960年1月22日,福益华在家乡麻州新伯利港去世,留下“我热爱中国人民”的遗言。其子小爱德华·布里斯根据父亲在中国的经历写成了《邵武四十年》一书,他在序言里写道:“中国是我父亲的生命。”

“我们的爷爷和父亲都出生在福州,我们的叔公加德纳念念不忘的鼓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家园,福州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鼓岭故事”主人公加德纳的侄孙加里·加德纳与李·加德纳于2018年10月从美国第三次回福州“寻根”,寻找他们祖辈生活过的足迹。

与鼓岭结下不解之缘的还有美国穆蔼仁家族。穆蔼仁曾是一位“飞虎队”队员,在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贡献了力量。抗战胜利后,穆蔼仁返回美国,又于1947年再次来到中国,任教于福建协和大学,并在鼓岭的加德纳故居中生活了一段时间。2005年,穆蔼仁在美国病逝。

2015年,穆蔼仁的儿子穆彼得与太太穆言灵遵照穆蔼仁的遗愿,把他的部分骨灰带回福州,撒入了闽江。父辈与中国、与鼓岭的情缘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延续,穆彼得与穆言灵夫妇在中国工作生活了30年。

100多年前,曾经在鼓岭上生活过的3000多位外国人士把他们的童年、青春和爱情留在了那里,酿成了乡愁。在鼓岭度假的西方商人、传教士、领事人员与当地村民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也让鼓岭形成中西交融、生机勃勃的“国际社区”。

 据了解,近年来,有许多曾经在鼓岭上生活过的外国人士的后人来到鼓岭,寻找先辈生活过的地方,追忆他们的鼓岭故事,中外人民间的深厚情谊在这里不断续写。由曾经在鼓岭生活过的美国友人后代、研究鼓岭文化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一群“鼓岭之友”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重聚福州、再登鼓岭,寻找百年前的历史记忆,追寻当年中美民间友谊故事。

“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国人民。”2023年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希望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福益华演绎中美情缘

说起福益华,了解鼓岭故事的人并不陌生。2023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给首届“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的贺信中提到:留下“我热爱中国人民”遗言的福益华医生。福益华,原名爱德华·布里斯,美国麻省北部海岸新伯利港的一个普通美国人,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同时是一个带着热忱和理想的传教士,福益华是他的中国名字,意为“有益中华”,他用名字时刻提醒自己是为造福中国人民而来。

1893年2月18日,由闽江口朔流而上,历经二十一天的水路,福益华从邵武人称为“鸡公船”的船上走到石砌的东关码头后,在邵武整整度过了四十年,经历了清末民初邵武的动荡,在最古老而又喧闹的东关留下了一个个故事。  

福益华故事,是邵武的,是中国、美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的。

一个礼拜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找到福益华:“福医生,救救我的女儿!”福益华拿了器械,从下午跟着老农,一直到半夜才到一个小山村,孕妇已经面色苍白,一旁的接生婆束手无策。福益华将婴儿的胎位慢慢地调整过来,顺产了.....三周后,老人走了几十里的山路,提了一只肥大的鸭子,找到了福益华。这在邵武当时的农村,是一个贵重的礼物,对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意味着很大的牺牲,福益华被深深地感动了。很快,福益华融入了邵武,用医术征服了周围怀疑他的人,也找到被人需要的感觉。

除了接生,他还诊治疟疾、皮疹,做白内障手术,甚至拔牙,有时一天接诊100多个病人,成为当地百姓交口称赞的“福医生”,不少人从周边的县市慕名来找“福医生”看病。

为了尽快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福益华不仅募集资金建立了当地第一家医院,还招收学生传授医术,教授他们药物学和解剖学。如今的邵武市立医院的院史馆内,还记录着这段历史。

福益华热爱邵武这块土地。清末民初的邵武,婴儿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行医的过程中,他对邵武高得可怕的婴儿死亡率感到寝食不安,大多数的情况下,死亡的原因仅仅是营养不良。母亲们自己已经是营养不足和贫血,奶水经常是清如米汤。大人常常是用嘴把食物咬烂,再送进婴儿的口中,这种原始、不卫生的喂养,一半以上的婴儿因为消化不良在1岁左右就夭折了。对此,福益华开出“药方”就是:喝牛奶。

福益华因此设养牛场养奶牛,让当地民众喝牛奶改善营养,提高婴幼儿存活率。1913年,福益华托人从河北购买了纯种阿尔夏奶牛,还从美国进口一对种牛,还在周围的牛市购买16头母牛,开办起奶牛场。因增强体质显著,奶牛业逐渐在邵武城内发展起来。到1920年,邵武饲养奶牛由原来的3户扩大到7户,数量也大大增加,由原来每户只饲养三五头,发展到每户饲养二三十头。邵武饲养的杂交奶牛,不仅发展到本县的拿口等地,还推广到建宁、顺昌洋口、光泽以及江西黎川。当地教徒及华人牧师在奶牛业的推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邵武当地多次发生牛瘟。为防治牛瘟,福益华四处奔走讨教,研究出一种用瘟牛胆制作血清,给奶牛注射提高免疫力的防疫手法,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良好的牛瘟免疫效果促进了牛群繁殖,促使牛栏区从邵武东市向南郊及城西发展。福益华在美国去世后,美国报纸评价他是“一名牛瘟斗士”。

在邵武的四十年,福益华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医德,成为闽北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他养奶牛、与牛瘟作斗争,给当地的人预防疾病开了很好的“药方”;他倡导成立合作社,引进新的生产方式,符合邵武农业生产严重缺乏劳动力的实际,赢得了邵武民众的赞誉。

四十年的岁月,真的很不容易,那时的生活非常艰苦,卫生环境也相当差,福益华医生遭遇了多次鼠疫和两百年一遇的洪灾,两次被疟疾折磨差点丧命。这些,他都没有怨言,默默地服务这块土地的人民。离开邵武时,他把医疗器械、奶牛都留在邵武,只带着简单的物品。

展示馆拓展友谊时空

6月28日,是邵武市福益华展示馆正式开馆的日子,也是一百多年后,来自中美两国的青年第一次欢聚邵武,共同探寻福益华在邵武四十年的日子。

展示馆入口,福益华雕像巍然屹立、栩栩如生。

“哇,太震撼了,简直一模一样。”展示馆的第一批客人——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团抵达邵武,刚下车的穆言灵在看到雕像的瞬间不禁发出感叹。

穆言灵是鼓岭故事主人公穆蔼仁的儿媳妇,近年来,她一直致力于鼓岭文化研究和宣传,搜集曾经在鼓岭居住过的美国人的日记、图片等资料,努力挖掘更多曾经在鼓岭上发生的中外人民间的友好故事。2016年起,她和丈夫奔走于美国的东西海岸间,寻访了许多曾经生活在鼓岭的外国人的后人,福益华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来到邵武的“鼓岭之友”中,少了一个人的身影——福益华医生的孙女安娜。她因个人原因不能参会,并托穆言灵向大家转达了遗憾。安娜表示,得知有一个以他祖父的名字命名的展示馆,她非常惊喜,感谢大家为展示馆的付出,看到大家发给她的照片,她也迫不及待地想到现场走走看看。

邵武市福益华展示馆生动还原了百年前福益华医生在邵武生活和工作的岁月,全方位展示了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百姓生活状况,诉说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深厚情谊。

“这个展示馆做的非常漂亮,就像一个高级的博物馆一样。福益华先生非常热爱邵武人民,他来到邵武以后倾尽所能帮助邵武人民,传播中西文化,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大英雄。”穆言灵在参观完福益华展示馆后深情地说道。

 “鼓岭之友”、程吕底亚后人程高登和程索尼娅夫妇对福益华在邵武的贡献也非常钦佩,参观中不时询问工作人员,就当时的条件,要通过什么样的交通方式才能到邵武、路程需要花多长时间,也想了解当时在南平的曾祖父是否可能到访邵武亦或认识福益华先生。他说,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与福建渊源深厚,未来自己也一定会继续推动中美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让这份情谊长久下去。

在邵武,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团还参观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应用场景最全、创新能力最强、科技含量最高的品牌服务平台——“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沉浸式体验了“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代钢”的全场景运用,邵武悠久的竹文化、竹工艺历史给交流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纷纷表示,今后有机会还会带着家人朋友一起到邵武,领略邵武自然风光,感受邵武的历史文化魅力,邵武确实是个好地方。

 “跨越百年的鼓岭情缘是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贺信,鼓励两国青年深入交流、增进友谊,相知相亲、携手同行,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如今,邵武人在提到福益华时,依然尊敬地称呼他为“福先生”“福医生”。他在邵武四十年的印记,历久弥新。我们相信,中美青年之间的友谊终将跨越两国差异,生生不息,鼓岭故事也将在中美两国之间赓续延绵。

作者:刘建飞 王晓云

编辑:李丽君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