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盏 > 建盏文化建盏文化
宋代建盏底款,主要有那几类落款?
简介众所周知,当代的建盏在制作上,匠人们都会在盏底表上款识,作为品牌标记,与他家建盏以示区别。 这在宋代是少有的,在明朝之前的瓷器上都少有款识,自明朝后在官窑产品上都...
清末民初,建窑窑址发掘出底足刻印有“供御 ”、“進琖”字样的兔毫盏实物。我们都知道这两个款识都是上供于皇室使用的供御建盏。
但是除这两种常见供御建盏款识之外,还有发现“御”、“匠”、“奉华”、“聖(圣)”等款,这几类底款被考古收藏界认为是宫廷定制的标记。在古代普通百姓是不能擅自使用这类款识。
宋代建窑瓷器外底及其一起共存的窑具匣体、垫饼中,有刻划、墨书或模印的款识,除了供御建盏这类贡品铭文,建盏还有姓名、数字、符号和年号等四种类型。
一、姓名
款识中发现的姓氏名字有“张”、“黄”、“吴”、“金”、“李”、“孟”“王”、“王甲”、“陈”、“陈七”、“炎”、“尖记”、“中宝”、 “郎”等。姓氏款的用途应该是工匠个人或家族在龙窑混烧的做的专有标记。
二、数字
数字类的款识有“一”、“二”、“三”、“四”、“六”、“七”、“九”、“十一”、“十二”、“十三”、“廿”、“廿四”、“廿九”、“卅”等,可能是窑工们计算产品数量的标记。除了纯数字,还有带数字的,如“五七家务”“大八”、“长口念八”等。
三、符号
符号类的款识有“≠”、“x”和龟背纹,可能是某窑工个人产品的标记。还有一些文字款识,如“新”、“中”、“正”等,它的作用是烧窑位的记号,如“新”则表示是属于新窑所烧或是某窑的新产品标记。
四、年号
年号款的建盏目前发现的有“雍熙”(公元984-987年,宋太宗年号)、“至道”(公元995-997年,宋太宗年号)、“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宋真宗年号)等。另外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年号款建盏,“大宋明道”(公元1032~1033年,宋仁宗年号)的建盏。
建盏款识,一般分为刻划和模印。刻划,就是在盏底用窑具,一般是竹制品,一笔一划的刻写上去,例如“供御”二字多为刻划上去。模印,就是将落款反刻在金属制品或者木制品的印章上,然后再印到盏底,像“进盏”、“新窑”二款多为模印。
从遗留至今的宋代盏底款识中,如果从写字的书法美学来看这些款识,其实细细归纳起来,也有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水吉镇)建盏会不妨为大家做一些总结:
众所周知,当代的建盏在制作上,匠人们都会在盏底表上款识,作为品牌标记,与他家建盏以示区别。
这在宋代是少有的,在明朝之前的瓷器上都少有款识,自明朝后在官窑产品上都会标记年号,一直延续到清朝,而且落款也只有年号,更别说是落匠人姓名。
就算瓷器发达的宋代,也只有建盏的落款款识丰富,但在整体上也属于是少数的情况。
相当多部分的款识透露了匠人认真的态度
可以推测,宋代的建盏匠人应该是以制作建盏为生,自然算不上读书人,估计是在生活阅历和师傅的教导下,认识一些字,写一些字,但写的很一般,谈不上书法水平。
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匠人们在写“供御”二字时候,且不论写的多美,但是每个供御盏款识,写的都十分认真,一笔一划,一点不敢马虎,二字在盏底的整体布局,每笔的力度,两字的大小,写的都十分认真严谨。
估计当时一次性写的应当都有几百上千个,要写这么多盏,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是在现有的“供御”款中,很少看到有字迹潦草、模糊、错笔的现象,可见窑工的认真态度。
就这点,就深深的值得我们当代匠人学习,这正是匠人精神的最佳体现。
部分款识具有较高的书法功底和篆刻技巧
这些盏的款识,应当是读过书、会写字的的匠人书写上去的。
其款识特点是:款识文字结构整体相当匀称,端正,俊气,文字不大,笔画间具有毛笔书法的运笔特征,笔画有力度,彰显着书法的美感。
尤其是一些“供御”款,估计是监窑官参与制作落款刻写下的。与此同时,在长期的刻写落款中,匠人们还掌握了在胎土上的篆刻技巧,写的如同是在碑石上的篆刻,对文字的结构和落款的深度掌握的非常到位,有种阴阳层次的结体。
但是这种技巧别与金石碑刻的撰写,需要对胎土的受力的掌控,应当说是中国篆刻中特有的一种现象。
部分款识的落款有布局的考量
无论是刻划或者模印,宋代建盏的落款采用的都是由上往下并且居中的各式,这一点形成了建盏落款特有的格式,影响至今。
宋盏的落款,往往是大大方方,无论美丑,都是端端正正的居中,尤其是模印的款,笔画都十分清晰。
模印的字体十分精美
宋代建盏的款识中就有模印版了,不是我们当代建盏匠人创新的,可以说当代建盏匠人这点倒是传承的很到家,可惜学了一半。
纵观宋代模印款识,以“进盏”、“新窑”二款为主,一个是皇家款识,一个是民用款识,足见模印款的通用性。
目前发现的“进盏”模印有两款,都为楷体,一款文字较为粗大,一款十分俊秀,如当代启功字体。这个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进盏”款盏有两枚印章在同时使用,至于是一家窑厂还是两家窑厂使用,无从考证。
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枚“进盏”制作印章时,从字体的差异性,应该是两人书写的。足见书写者的书法功底,十分了得,或许有可能是如蔡襄这类的当地主管这些事物的官员所写,借着进贡的机会,可以让皇帝看到他们的字迹,表达了他们的重视程度。
这也是为何“进盏”款用模印的缘由,应该是当时的督造官做出的决定,为了避免窑工书写落款文字的丑,改用书法俱佳的模印款识。
而“新窑”款鹧鸪君此前有专门文字论述。应当说,是当时发展的很不错的一个窑厂,为了推广品牌,改进落款方式,加快工作效率,采用的一种落款方式。
而且从新窑二字来看,也是一位书法高人所做,有苏体痕迹,应该是窑主特请的名人或名家所做。
宋代款识主流都是以楷书为主
从当下现存的款识中可以看出,宋代的建盏款识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楷体来书写,只有“新窑”的“窑”字有行书的味道。
估计很时人的书写习惯有关,而且在刻划过程中,其他字体的书写,在盏底方寸中也无法发挥。但是正是这种情况,形成了宋代建盏款识的特有的文化底蕴,楷书书法的历史地位本身可想而知,与建盏的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文件现象。可惜这点传承,当下的建盏匠人并未从中吸取营养。
应当说,建盏底款也是建盏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建盏诗意美学的一部分来欣赏,落款美则为盏增色,落款丑令好盏之人感叹遗憾。宋代建盏在落款上总体是认真的,态度在不断的根据客户的要求改变,让落款变得更加的诗情画意。
可惜的是,当代建盏的绝大多数建盏底足落款都比较随意。根本没有再底款问题上花心思去体会建盏的文化概念。
很赞哦! ()
上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
-
什么是建盏? 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建盏,黑瓷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起源于中国陶瓷发展鼎盛时期的宋朝,是中国陶瓷品类中最名贵的瓷品,被宋朝皇家定为御用珍品,是当时上至皇帝、下及达官贵族斗茶的珍品。曾经是皇室贵族标配的建盏,宋代盛极一时,文人墨客相继追捧。但在宋之后,却历经了数百年的沉寂。 -
黑乎乎的建盏 咋就成了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南宋 建窑兔毫束口盏南宋 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建盏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为什么黑釉茶盏会在宋代流行呢?唐代饮茶方式主要以煮茶为主,到了宋代则开始流 -
窑口是如何命名的?它又可以分为几大类?
我们一直所说的窑口到底是什么?如何去理解它呢?窑口其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窑名、型制以及工艺。那么窑名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第一是以朝代来分,如唐窑、明窑、 -
建盏丨中国的传统技艺,如今被日本奉为国宝
宋时各项生产技术先进发达,手工行业遍地开花,在瓷器制作方面更是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宋代斗茶盛行,故茶器尚黑。建盏因其在1300℃以上的高温中,窑变出如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绚丽多彩的釉色而闻名于世,与青瓷、白瓷形成“三分天下”之势,②成为黑釉瓷烧制技艺的巅峰代表。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