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延平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简介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遗保护传承意识,按照延平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6月12日,延平区举办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遗保护传承意识,按照延平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6月12日,延平区举办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延平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处处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按照“全域推进、分类保护、活化利用、传承弘扬”的工作方法,投入大力的人力物力,深入挖掘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运用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并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把保护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为推进延平“二次创业”目标贡献文化力量。
在百合剧苑人民广场活动现场,设立了非遗展示区,参展的项目有面塑制作技艺、天然植物染制作技艺、传统仙草冻制作技艺、板栗饼制作技艺、成功馅饼制作技艺、延郡末茶点茶制作技艺、茶洋窑制作技艺、凤咮砚制作技艺、闽北传统榨油技艺、杨八妹竹筒酒、南山蟠糕制作技艺、北苑贡茶延平焙、夏道土羊汤制作技艺、笋燕制作技艺、米粿包制作技艺、山珍锅边糊制作技艺、峡阳桂花糕制作技艺等。现场吸引了许多市民的关注,充分展现了非遗传承实践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截至目前延平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5项,其中省级8项、市级39项、区级28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7名,其中省级7名、市级48名、区级42名。(图/文 李海玥)
Tags:
很赞哦! ()
上一篇:汇聚司法合力 奏响“闽江之歌”
下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
区委常委会主题教育第一次读书班开班式举行
9月21日,区委常委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次读书班开班,区委书记黄桂诚主持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区长叶文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春、区政协主席林华生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处级以上干部,区委主题教育办相关同志参加。黄桂诚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举办读书班的重要意义。举办读书班是贯彻落实顺昌要闻 | 南平顺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有序推进中
大武夷新闻网讯 今年来,顺昌县坚持以省委“三争”行动为抓手,落实南平市委“五增”目标,大力弘扬实干精神,进一步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高效开展。5月29日,由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承建的顺昌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中心城区派溪水厂项目正在进入主要结构工程收尾和管道铺设阶段。顺昌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为福建省重点水利工程,总投乡镇动态 | 延平区炉下镇:党建引领“三治”赋能 构建乡村治理新路径
大武夷新闻网讯 延平区炉下镇斜溪社区村坐落于闽江南岸,距离城区25公里,距离集镇8公里,为水口水电站建设重点淹没村,全村辖4个自然村,677户,2221人。近年来,斜溪社区村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成长为社会稳定、治理有效、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斜溪社区村发展历程斜溪社区村科特派传授绿肥技术 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27日,由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浦城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绿肥生态茶园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会在仙阳镇绿肥茶园科技示范基地举行。观摩现场“浦城通过科特派团队服务的形式,指导茶企开展绿肥周年覆盖以及综合利用的技术示范,进行茶园套种绿肥,以此助推茶产业发展。”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