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 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公示结束 武夷山市桐木村入选

    近日,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公示结束,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入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南平市唯一入选村镇。桐木村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范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96.3%,是世界红茶发源地,拥有国家一级生态公益林27万多亩,共有茶山9000亩。正山小种红茶是桐木村特色支柱产业,已有400余年种植加工历史,获地理标志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据了解,该村有规模以上红茶企业4家,正山小

    水吉镇2022-11-10南平新闻190人巳围观

  • 谱写南台融合发展新篇章

    8日,南平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四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潭召开。省委台港澳办及漳州市、三明市台协会致信祝贺。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善平,副市长林湫出席会议。会议强调,新一届市台协会要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担当新使命,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为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作出应有贡献。要在推动南台融合发展中作出新贡献,聚焦全市中

    水吉镇2022-11-09南平新闻188人巳围观

  • 南平市267家企业和机构参加进博会

    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市举行,经过前期精心筹备,福建省交易团南平市分团组织南平267家企业和机构参加进博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国家会展中心福建馆,以“福茶生活”“福潮国风·建盏·福酒”为主题的互动展演展区茶香扑鼻、酒香四溢,南平市武夷星茶业、香江茶业、福矛酒业、柒斗金酒业等企业参展,同时展示非遗建盏技艺大师带来的30余件优秀建盏展品以及闽北特色美食“武夷笋燕”。在“中

    水吉镇2022-11-09南平新闻282人巳围观

  • 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11月8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斌主持召开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市政协党组成员黄苏福、江建华、黄美萍、黄信敏出席会议。党外副主席张皓、黄亚惠、黄艳珠,副厅长级领导陈培仁参加会议。会议学习研讨了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原原本本地学、逐字逐句地学,掌握精神要义。要结合实际学,厚植“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担当和“功

    水吉镇2022-11-09南平新闻197人巳围观

  • 武夷新区:项目建设为文物遗址“让路”

    “生态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处文物遗址。为了保护文物,项目建设按下了‘刹车键’。”近日,武夷新区生态食品产业园的业主单位武夷新区产控集团总经理张城明告诉记者,他们在确保文物发掘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此前,武夷新区产控集团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文物遗址,他们迅速将信息上报省市相关部门,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保护、保密工作。为确保生态食品产业园项目尽早复工,市文旅局组建工作专班,

    水吉镇2022-11-08南平新闻233人巳围观

  • 刘凤美:“以车为家”守护万家平安

    7日,结束转运工作的刘凤美与同事从浦城返回邵武,目前正在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10月下旬,浦城县突发疫情。10月26日,刘凤美所在的闽运集团邵武公司接到南平市交通运输局的指令,需要立刻调配车辆并抽调有经验的驾驶员前往浦城县开展转运隔离人员的工作。“作为国企员工,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凤美说。接到通知,她和同事们踊跃报名。经过防疫培训、物资准备和车辆消杀后,10月27日,她便驾驶大巴车驰援浦城。疫

    水吉镇2022-11-08南平新闻264人巳围观

  • 把健康底色擦得更亮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南平市医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南平市广大医卫工作者纷纷表示,将凝心聚力,筑牢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为民解忧的服务情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健康底色擦得更亮。“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水吉镇2022-11-08南平新闻255人巳围观

  • 比武练精兵 实干论英雄

    “我们将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社新模式,成立支部牵头的村集体劳务公司”,“联合村企和茶农,提供育苗、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用基层党建网格化推进便民服务精细化”……日前,建阳区举办“村支书大比武”擂台赛,29位村党组织书记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先后发言,每人8分钟,不说空话套话,晒工作比思路、讲问题谈对策,向场下的几十名“考官”述职。开展“村支书大比武”擂台赛,源自建阳区的忧患意识和进取思维

    水吉镇2022-11-07南平新闻194人巳围观

  • 提升贡献度 当好主引擎

    编者按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闽北大地落地生根,本报今起开设《党报记者基层共学二十大》专栏,反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报道各地各部门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火热实践和生动故事。生产车间机声隆隆、项目工地一派繁忙……秋日里,建瓯

    水吉镇2022-11-07南平新闻292人巳围观

  • 顺昌:创新机制 兴林富农

    下了宁光高速驶向顺昌县城,道路两旁以杉木、闽楠等绿色为底色,以紫薇、翅荚木、银杏等彩化添色的复层林映入眼帘,观叶观花赏绿的树种合理配置,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2003年,一场从“山下”到“山上”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省拉开序幕,顺昌县随之启动了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创造性开展了林地使用权“预期均山”,有效解决了集体山林归大户、归非

    水吉镇2022-11-07南平新闻236人巳围观

  • 种粮大户在撂荒田里发“粮”财

    “龚书记,你把良田让给别人种,自己却种撂荒田。没想到眼前的稻子却长势喜人,还有赚头吗?”近日,邵武市下沙镇屯上村村民宁清停下收割机,问起一旁的村支书龚春生。“有啊!你看这片田,估计每亩可达600公斤以上。”站在田埂上的龚春生,算起了账来,“我今年在撂荒田里共种了400多亩水稻,每亩光卖谷子能赚500多元,加上各类国家补贴,纯收入近20万元。”“我是农民出身,每当面对撂荒田,就心疼。”这些年,龚春生

    水吉镇2022-11-04南平新闻198人巳围观

  • 封控区里的温暖守护

    “老方患有尿毒症,一周要做两到三次血透,已经安排好每日核酸,由120救护车负责点对点接送;冯大娘瘫痪在床,已经帮忙买好降压药,现在情况正常……”2日,封控区第17单元的组长雷影是县委文明办主任,在做好封控管理各项工作的日子里,每天晚上盘点当天群众需求成了她的必修课。“我所在的单元,有的老人独居,有的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甚至有的都听不懂普通话,在封控期间,他们成了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雷影说,大家在开

    水吉镇2022-11-04南平新闻259人巳围观

  • 南平市交通运输部门:全力保障运输需求

    “今天,浦城有5辆大巴车在负责转运人员,另有30辆车在负责核酸检测样本的转运工作。”3日,南平市交通检疫组工作人员刘键涓告诉记者,连日来,为进一步做好交通领域疫情防控,全市交通系统在做好“外防输入”的同时,积极调配人员和设备支援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运输保障。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南平市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抽调骨干力量下沉一线,开展转运车辆协调调度等防控工作,加强转运

    水吉镇2022-11-04南平新闻198人巳围观

  • 南平大剧院将推出“云剧场”

    本月8日起,南平大剧院将推出“云剧场”线上展演活动,《陆游与唐琬》《天上草原》《浮出水面》《台北新娘》等8部剧目将陆续“云”上演,为广大群众送上演艺“大餐”。此次“云剧场”活动是南平大剧院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具体实践。“云剧场”将通过南平大剧院微信视频号直播优秀剧目。8部剧目播出安排分别是:11月8日15时,深圳市百花越剧团带来的越剧《陆游与唐琬》;

    水吉镇2022-11-03南平新闻258人巳围观

  • “延平保温”吹响进一步发展壮大号角

    10月11日,延平区保温总部里,延平区保温协会负责人与江苏科祥防腐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的两位代表举行战略合作意向洽谈;10月12日,延平区保温协会负责人前往福州,与一大型公司就项目在延落地发展事宜共同向省有关部门咨询;10月13日,延平区保温协会与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校企合作共建签约暨“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构筑校企联营的合作平台,以便为会员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水吉镇2022-11-03南平新闻276人巳围观

  • 国道353松溪段全线通车

    11月2日,国道353松溪段全线通车。国道353松溪段为省重点项目和国家精准扶贫项目,建设总里程19.384公里,总投资9.49亿元,是松溪县历史以来交通项目建设中规模最大、投入资金最多、建设任务最重的公路工程。通车后,将进一步拓宽城市框架,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激活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松溪县高度重视交通事业发展,以大交通引领大发展,着力加快交通强县建设,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不断突破。横

    水吉镇2022-11-03南平新闻153人巳围观

  • 松溪渭田:6000多亩玉米喜丰收

    眼下,正是玉米丰收的季节。10月27日,在松溪县渭田镇竹贤村金灿灿的玉米地里,种植户蔡廷旺在田间看着即将采摘的玉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我种植了12亩玉米,预计收入在3.5万元左右,真不错啊!”种植户蔡廷旺笑着算起了收入账:从去年底开始先后种植毛芋、烟叶、玉米等农作物,几项收入共达到8万元左右。“今年,为了响应县政府的号召,我们村还把一些荒废多年的撂荒地进行复垦,种植粮食作物,让闲置土地得

    水吉镇2022-11-02南平新闻207人巳围观

  • 超30万人次参与线上火炬传递

    “我是第n棒火炬手,快来跟我一起传递火炬吧!”“参加线上火炬传递,不仅可以将微信步数同步云徒步大赛,获得精美礼品,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省运会加油打气!”连日来,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被省运会线上火炬传递的消息刷屏。据悉,“圣火传递·点燃省运激情”线上火炬传递活动于9月22日正式开启。活动借助微信小程序,以省运会吉祥物楠楠和萍萍为虚拟火炬手原型在线上开展,并举办与省运同行火炬传递云徒步大赛,掀起全民

    水吉镇2022-11-02南平新闻299人巳围观

  • 让历史文化街区充满活力

    近日,在建瓯市铁井栏—紫芝街片区改造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街区管网改造及历史建筑修缮施工。据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檀建斌介绍,该项目的管网改造工程细分为4段进行,可实现雨污分流和电线缆化下地,目前铁井栏街区管网下地工程已完成60%。同时,该项目采用传统工艺和技术,对街区的13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存了原有建筑形态结构,其中刘氏五忠祠、凤岗别墅以及万寿宫的木构安装已完成过半

    水吉镇2022-11-02南平新闻199人巳围观

  • 全速推进,让群众早受益

    南福路快速通道项目抢抓工期,九峰隧道项目实现复工,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PPP项目稳步推进……记者近日在延平多地走访了解到,南平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采取多项举措,攻坚克难、提速提效,加快南平市在延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让群众早受益,坚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记者在南福路快速通道工程一期项目现场看到,两座过街天桥主体构造已经完成,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桥面及栏杆等附属设施安装作业;在路基施工路段,

    水吉镇2022-11-01南平新闻261人巳围观

  •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10月31日,副市长何明星率领市政府调研组深入延平中心城区南福路快速通道、九峰隧道、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PPP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困难?”调研组一行来到南福路快速通道项目,详细询问南福路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征地拆迁以及资金筹措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征迁有没有问题?资金是否存在缺口?”在

    水吉镇2022-11-01南平新闻190人巳围观

  • 学深悟透启新程履职尽责勇担当

    10月31日,市政协党组召开市政协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会议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南平市政协常委、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作专题宣讲。市政协主席林斌,省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五届市政协主席黄健平,市政协副主席张皓、黄亚惠、黄艳珠、江建华,副厅长级领导陈培仁,秘书长黄信敏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市政协副主席黄苏福主持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区)政协设分会场。傅光明介绍了参加党的

    水吉镇2022-11-01南平新闻399人巳围观

  • “师带徒”传承武夷文化

    日前,一场特殊的培训在武夷山开班,23名年轻学员将通过武夷文化“师带徒”培训方式,接过“讲好武夷故事”的接力棒,为传承武夷文化、提升新时代武夷山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青春力量。据悉,武夷文化“师带徒”培训班的启动,是武夷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武夷山“智在武夷”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邀请的周洪舰、刘国英、杨义东等12位老师,既有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普及与传播的专家学者,也有众多

    水吉镇2022-10-31南平新闻179人巳围观

  • 政和:“赋能工程”激发党员干部活力

    28日,走进位于政和县东北角的澄源乡新康村,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黑瓦的民居,干净整洁的巷道。村党支部书记吕承喜正在刚刚落成的新康村研学基地向游客介绍新康红色历史和乡村变化。“多亏了县里开展的‘赋能工程’,让我们定期去参加‘比武擂台’,和其他村主干交流基层党建工作,让我变得更加‘能说会道’了。”吕承喜笑着说。政和县在村(社区)干部中实施“赋能工程”,开展“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比学赶超”三项行动,采取

    水吉镇2022-10-31南平新闻139人巳围观

  • “种好粮,我们有信心”

    稻浪翻滚,乡野洒金。最近,建阳区回龙乡的群仙辉辉农业专业合作社又迎来大丰收。“今年,我们采用了种养结合的循环新模式,每亩干谷增收50多斤。”昨日,合作社负责人肖辉辉和记者分享丰收的喜悦,“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更加坚定了我对种粮的信心。”为了种好粮,群仙辉辉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探索种粮新模式。今年,合作社与福建省恒亮生态禽业

    水吉镇2022-10-31南平新闻224人巳围观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