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盏 > 建盏知识建盏知识
建盏入门要弄清楚这5个问题?
简介一、还原烧、氧化烧 整个窑体里头是一个空间,烧窑的时候,里头除了要烧的作品之外,其它空的地方就会占满气体,简单来说,里头就会有很多“氧气”,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
一、还原烧、氧化烧
整个窑体里头是一个空间,烧窑的时候,里头除了要烧的作品之外,其它空的地方就会占满气体,简单来说,里头就会有很多“氧气”,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因,我们提到“烧”窑,要烧就要有火,我们也都知道氧会“助燃”,若我们在烧窑时大量的补充足够的氧气进入窑室使其充分燃烧就是“氧化烧”;反之,若有技巧的让窑室缺氧,使窑火从土胎与釉水抽取氧元素则称作“还原烧”。
二、建盏手工拉坯
手工拉胚成型是一种古老技术,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的方法。其要求手工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也大。手工拉胚产品一般手感较重。由于是手工制作的成果,所以即使是同样的产品,高低、大小、轻重、形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正因为如此,手工拉胚器形富于变化,可以特殊订制,而且制作出来的胎体密度更好,更不易变形。由此可以看出,手工拉胚的建盏会更加理想。
三、露胎、聚釉、挂釉
建盏是正烧的,烧时外部只施半釉,给在窑内高温下流淌的釉留下空间,不至于一下流到底部产生粘窑,而刻意露出一截不施釉的部分,称为露胎。若釉流动性不大,就形成一圈不规则的聚釉。若恰到好处流成一滴珠状,有欲坠之势,就成“挂釉”,也就是咱们俗称的“釉泪”。
四、建盏釉色
黑釉是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剂,当釉中的含铁量高达8%-10%时,烧成的釉色便呈黑色了。而兔毫盏胎中含铁量也高达9%,高温时,瓷胎中的铁有部分融入釉中,釉层中产生的气泡将这些铁质带到釉面,当窑内温度达到1300℃时,釉层流动,铁质此时流成条纹状,冷却时就会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如此便形成了咱们所说的“兔毫”。在烧成油滴的过程中,如果高温缓慢冷却结晶形成的后期,温度突然升高后又迅速冷却,使形成的油滴中的铁的结晶进行微量溶解,受快速冷却的影响,在铁结晶体的周围形成薄膜,则会形成鹧鸪斑釉类中的曜变纹,但是这种操作的难度极高,成品率极低。再比如,假如温度太高或者冷却的太快,会形成纯黑釉;假如温度太低或者窑内气氛条件不适当则会形成杂色釉。
五、传统柴烧和现代烧制(电烧、气烧、煤烧)工艺对比
首先,柴烧瓷器由于烧窑过程温度时高时低,表现在气泡大小不一,有一定层次感;其次,柴烧瓷器有较大的温度差异,使得各类高温低温釉呈色不易控制,容易在色彩上烧出深深浅浅的效果;最后呢,柴烧之特点为使木材燃烧之后的灰烬伴随着火焰直接窜入窑内,窑内的落灰自然落在胚体之上,所以,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无丝毫粉饰之感。
很赞哦! ()
上一篇:建盏基本知识:建盏釉色大全!
下一篇:建盏属于陶器还是瓷器?
随机图文
越来越多人收藏建盏 可你知道其中的门道吗?
瓷器是收藏古玩行中的大项,涉及与玩的人比较多。两晋之后,尤其是唐宋以来,收藏之风盛行北宋金石,考古之风风起云涌,紧接着考古学、收藏风、复古风等皆应运而生,瓷器便是宋朝从官方到民间''仿古''最为广泛的''器物''之一。 在我国众多品茗器具中,最受世界褒爱、最具美学价值的,当首推建盏了。建盏始于宋代,自斗茶之风吹起,300斗茶与建盏之间有什么联系?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发达。原始社会就有药茶的使用,到晋唐时代,饮茶在内容至形式上已臻独立,从药用变为品茶之用,慢慢的成为人们生活中兼具文化和精神的享受。建盏真假鉴别的最简单方法,新手必看
辨别真伪的最简单方法,其实是了解假盏和次品的特点,观察一个建盏是否具备这些特点,如果不具备任何假盏的特点,那当然就是真货。建盏真假鉴别的最简单方法,要观察哪些细节呢?建盏:图解建盏5大釉色
黑釉盏就是纯黑色的盏,也有的是黒中泛青,没有任何斑纹,是建窑最简约的釉色。也叫作绀(gan,读第四声)黑釉或者乌金釉,蔡襄在《茶录》中提到过黑釉盏:“建安所造着,绀黑,纹如兔毫”。 建窑刚开始发展不久的时候,因为配方还不够成熟,所以烧出的一些黑釉盏,并不够黑,且上釉较薄,看起来生硬呆板。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