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盏 > 建盏知识建盏知识
什么是建盏玻化?玻化如何形成?
简介相信不少盏友在玩盏时,可能会听到“玻化感强”这个词汇。但是对于玻化现象,有的盏友非常喜欢,认为建盏适度玻化能避免生锈,能让建盏有更好的保护;当然,有人喜欢,则有人厌...
相信不少盏友在玩盏时,可能会听到“玻化感强”这个词汇。但是对于玻化现象,有的盏友非常喜欢,认为建盏适度玻化能避免生锈,能让建盏有更好的保护;当然,有人喜欢,则有人厌恶,后者认为通过玻化产生的效果,失了建盏本来存在的古拙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建盏玻化呢?
什么是建盏玻化?
建盏玻化,顾名思义就是玻璃化,意指半透明的瓷器表面光滑玻璃釉面。所谓的“玻化感强”就是指玻璃釉层,有良好的光泽和完整性状态。而玻璃化程度好坏,取决于建盏烧成的温度,以及还原气氛中的合适程度。
玻化如何形成?
建盏在烧制的过程中,升温之时有一个玻璃釉面的形成,这就是玻化,若是玻化完全,会导致包裹在瓷胎上釉面光滑亮丽,若是温度不够,玻化则会被中断,其产生的结果就是生烧品,像灰白釉就是此类产物。
玻化有什么作用?
玻璃化程度较好,首先会建盏在色调,光泽,斑点等方面产生更美的视觉效果,因此玻璃化也是建盏的指标之一,?此外,玻璃釉还能提高瓷器的强度和硬度,还能使其耐酸碱腐蚀,降低建盏生锈的风险。
通常来说,兔毫釉的玻化程度要优于油滴釉。如果油滴盏的玻化能做到兔毫盏那么好,油滴盏的保养工作难度问题虽然可以大大降低,但玻化较重对养盏也存在具有一定的负面因素影响。
玻化效果较重的兔毫盏,肯定会大大增加养彩的难度,也就是说,保养和养盏时成反比的,养盏容易保养则难,养盏难的话,保养相对容易一些,对于广大盏友来说,就见仁见智了。
油滴盏的结晶方式,虽然代表了玻化难度高,但从层面也反应了一只玻化合适的建盏,是多么弥足珍贵。七彩美丽的斑纹,使品茗已成为一个愉快的经历。但是,如果油滴盏玻化效果较弱,就注意要保持盏体干燥,尽量不要在茶水长期浸泡。若是嫌每次擦建盏比较麻烦,可以把它倒扣在茶盘上自然晾干,以避免建盏生锈。
万一建盏不小心出现了生锈,也没关系,可以加大对建盏的保养和修复力度。先将建盏放在醋中浸泡一段时间,通过使用纳米海绵清水沾湿,然后在建盏表面轻轻的擦拭,最后用清水洗净就行了。
作为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既方便安全环保,又不会伤害建盏釉面。可谓一举两得。所以,玻璃化好坏离不开“适度”二字。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建盏真假鉴别的最简单方法,新手必看
辨别真伪的最简单方法,其实是了解假盏和次品的特点,观察一个建盏是否具备这些特点,如果不具备任何假盏的特点,那当然就是真货。建盏真假鉴别的最简单方法,要观察哪些细节呢?宋代建盏越来越少,现在建盏的收藏情况怎样?国内外有差别吗?
宋代时期的建窑,烧制的是黒釉瓷,建盏身为其中佼佼者,成为了宋代第一茶盏。但是建盏在元代之后趋于衰落,到了明代时期,建窑停烧,建盏自然也不在烧制,所以宋代建盏有一件算一件,以后只建盏“干口”是不是瑕疵?
关于建盏的干口问题,不少朋友对此有一定的误解,认为建盏干口像其他瓷器一样都属于瑕疵。下面就简单聊一聊这个问题,同时也顺便解释一下露胎、聚釉、釉滴珠等现象。建盏的干口是为什么建窑的瓷器概称为建盏?为什么不称碗、杯、瓯?
为什么建窑的瓷器概称为建盏? 为什么不称碗、杯、瓯? 建盏这个称谓,在我国各大瓷窑中,不得不说有些特别。 通常我们简称某窑瓷器,一般以窑口名+瓷或窑口名+釉色/装饰方式来概称,如汝窑瓷、龙泉窑青瓷、定窑白瓷等。 为何建窑黑釉瓷会被概称为建盏呢?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